1)第233章 挡了财路_寡人有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食与器物的费用,除了用羊毛还还之外,还可以出丁。

  也就是每户若有条件,可按情况出一成年男子,到顾承光的新军之中服役。这个主要是看,家中的放牧的活计是不是有人能做。若是没有出丁的能力,也不强求,只用产出来还债即可。

  而且,张经所派来的官吏还宣布,头三年可免税。这在内喀尔喀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他们从来都是向头人交着重税,从不知道什么是免税。

  过了这三年,所交的赋税也是与大明百姓相同,并不用再多交。这可比之前在部族之中好的多,如此每个牧民家中,便可有些富余钱财。

  给内喀尔喀的牧民们划定了牧区,便开始安排百姓迁居于松嫩平原。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李成梁不再参与,便带人回了铁岭卫。

  这一次顺服于大明,大明便会给些好处,并且将户籍都登记在册委派官吏治理。张经对于西南就有经验,对于这些外族,须软硬两手。一是给了好处,二是犯罪者重惩,才可使之懂得敬畏。

  那些从牧民之中招来的壮丁,便可使之成为大明的低级官吏。或是派出中原的官吏,任命成为牧民的头人,而后世袭。就如同西南的土司官,也是如此,且甚是忠于大明。

  李成梁回到铁岭卫,与顾承光安排后继事宜。

  另一边沈阳府的张经,则与李天宠联名递了奏折上去。将建州女真与朝鲜之间的情况大略讲明,并请朱载坖给予决断。

  朱载坖在宫中,每天的事情就是处理奏折。

  大事小事,先是送至内阁票拟,而后交与司礼监再交与朱载坖批示。

  对于这个流程,朱载坖觉得没什么好改动的。这个时代,也就是大明有这种明确的秘书制度。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在这个年代都没这么多事情,也没这么严谨。

  当他看到张经所呈的奏折之后,便思索起来。

  若是这么将建州女真改土归流,便等于替朝鲜解决了一个麻烦。

  说实话朱载坖对于朝鲜并没好感,否则当初也不会出售火铳和火药弹丸给他们双方,挑起这两方面的争斗。

  现在张经并不知道这个情况,而是想着调停建州女真与朝鲜,对朱载坖来说无可无不可。建州女真与朝鲜两边,都让朱载坖快掏空了,是和是战都无所谓。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不好决定如何来做。

  原本被朝鲜所窃取的领土,也不能不管。只是那是太祖和成祖之时的事情,现在也已经说不清了。因此朱载坖也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徐徐图之。

  想到这里,朱载坖便有了主意。

  批示道:“朕闻女真以渔猎而存继,其民所获有限,甚是艰辛。今命建州、海西、野人、北山女真各部,皆可事农伐木做工,以得温饱。委派汉官,授其工农之事,以辅各部的首领官佐。”

  朱载坖这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