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七章 准备和谈_绣外慧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撇开所谓的良心,光从实际利益上考量,我们也会尽量少杀人。你想啊,要是那些人全被我们杀了,他们的家人,乃至北方所有百姓,都会对我们赵国恨之入骨,父皇也会背上滥杀无辜的暴君之名,以前的陈情书,安民告示不都白写了?”

  “嗯嗯,是这个道理”,俞宛秋不停地附和。

  “但我们把他们变成俘虏,就等于牢牢掌控了主动权,不仅再次印证了父皇的仁善之名,还给梁文简出了一个大难题。他想救这些人回去,就得答应我们的条件。”

  俞宛秋把他拉起来,两个人挤在圈椅里依偎着,靠在夫君的肩头,俞宛秋原本惶恐不安的心,逐渐恢复了平静。

  赵佑熙说得没错,不论从哪方面看,俘虏他们,都比杀掉他们好。她终于能轻松地笑出来,开着玩笑说:“就是要‘浪’费一些米粮。”

  赵佑熙也笑道:“那没办法,父皇今天早朝的时候,还特意‘交’代牟军师去一趟南大营,让他检查那边的伙食,走访俘虏,确保他们吃得好住得好,不受虐待。”

  “天,你父皇不仅会打仗,还懂得优待俘虏,都快赶得上……”说到这里,赶紧捂住嘴,她差点把“‘毛’爷爷”说出口了。

  “赶得上谁?”

  她只好打马虎眼:“一个古代有名的儒将,名字我一下想不起来。”为了岔开话题,她问了另一个问题:“牟军师到底是什么官衔啊?”以前这样喊还可以理解,现在都立国了,牟翊这样的重量级谋臣,不是枢密使也是知枢密使。

  但答案出乎她的意料:“他不受衔,说自己乃是闲云野鹤,只因感于父皇的知遇之恩,才留在我们父子身边效劳,等大事底定,他就重归山野。”

  “啊,那不是跟刘伯温一样?”

  “刘伯温?”

  俞宛秋咬住自己的嘴‘唇’,郁闷了一下午,猝然放松的结果,是她频频出现口误,只得再次转移话题:“朝廷真的要派人来谈和吗?”

  赵佑熙道:“当然,为了这些俘虏,至少表面上要做出谈和的样子,不然岂不失尽了天下百姓的心?父皇已经向梁国朝廷发出公文,声明只要他们承诺三年内不向赵国出兵,就把俘虏毫发无伤地放回去。”

  俞宛秋由衷地佩服:“父皇总是棋高一着,梁孝帝跟他比起来只是个又没眼光又没谋略的蠢才。”给她的感觉,梁孝帝一直很被动,总是被牵着鼻子走,“但,三年不发兵,恐怕人家不会答应。”

  赵佑熙附在她耳边小声说:“父皇本就没指望那边会答应,只要他们肯答应停战就行了。”

  俞宛秋很想说,你父皇是只地道的老狐狸,乍看起来,“答应三年不发兵”比“答应停战”要苛刻得多,三年是多长的一段日子?梁国朝廷怎么可能容忍起兵谋反的藩王三年逍遥自在。“答应停战”似乎宽松一些,朝廷一下子损失了两支大军,也的确需要时间重新部署。可正因为没有期限,所以是无限期的,梁国任何时候向赵国发兵,就算违背了和约。梁帝又一次在舆论上处于下风,成了背信弃义,不顾百姓死活的残侫之君。

  不过赵佑熙的笑容没维持多久,很快就沉敛神‘色’道:“除了梁帝,我们还有一个对手。”他不愿承认那人比梁帝更厉害,但父皇和他心里都明白,梁帝不足惧,真正可怕的是这个人。

  “秦决?他是不是已经称帝了?”

  “暂时没有,不过也快了。”

  莲‘花’灯盏的柔和光晕里,夫妻俩静静坐着,一时倒也祥和,直到俞宛秋问:“南大营一共有多少俘虏啊?”

  “很多”,赵佑熙不肯说出具体数字,因为这样很容易算出来,葬身在宫里的敌军到底有多少。他不想让她知道,就连他这个习武出身的大男人,都不愿再回忆那天晚上的情景,睡梦中的梁军被突然从宫里各个角落冒出来的赵人突袭,很多人连衣服都没穿好,就已经身首异处。

  不杀掉一部分人,怎么震慑住另一部分?若一开始就抓活的,死的会是自己人。

  那晚到底杀了多少人,他永远也不会让丫头知道。

  ————————分隔线——————————

  这一更稍微晚了点,大家晚安。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