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六章火箭之光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海伦娜收到第七届索尔维会议的邀请函时,距离会议的正式召开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一直闲不下来的海伦娜决定利用这个短暂的时间窗口出去一趟,目的地是波罗的海南岸的一座不起眼的小渔村——佩内明德。

  佩内明德位于德国东北部,蜿蜒北流的佩内河在这里注入波罗的海。八月的佩内明德可谓是海碧沙白,气候宜人,正是度假的好时节。不过海伦娜并不是来这里度假的,她之所以佩内明德的是经过数年的推进,这里的火箭研发工作已经抵达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节点,海伦娜认为自己有必要关心一下研究进展,以确定下一步的研发方向。

  事实上,上个位面的二战时期,德国火箭的主要研发基地就是设在佩内明德,大名鼎鼎的V-1巡航导弹和V-2弹道导弹,都是从佩内明德的研发基地里诞生的。本位面中的海伦娜经过一番考察,同样将火箭研发基地设在了远离中心城市的佩内明德,只是时间上要比上个位面早很多。

  在上个位面中,佩内明德在其鼎盛时期,研发基地占地面积足有25平方公里,在基地里工作的研发人员最多时超过万人。本位面的佩内明德,目前自然还远远达不到那么宏大的规模,毕竟现在的火箭技术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前期的技术探索工作。由于现在的火箭还基本上看不到任何实用价值,所以研制火箭这事,怎么看都像是一群头脑发热的科学极客们在玩票。虽然看起来是在玩票,但比起那些只能在自家车库里叮叮当当挥动锤子的土鳖民科们,海伦娜所组建的火箭研发团队无疑属于那种一身神装的贵族玩家。

  这里之所以说是“贵族玩家”而不是“土豪玩家”,是因为海伦娜拥有的不仅是充裕的研发资金,还有一流的研发人才。早在1925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前,海伦娜就从美国请来了第一员技术干将,他的名字叫做罗伯特·戈达德。

  191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研究员的罗伯特·戈达德博士发表了一篇极具前瞻性的论文,题目是《到达极高空的方法》。在论文中,戈达德详细表述了多级结构液体火箭的原理,对未来的火箭技术做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

  然而这篇有着重大意义的论文给戈达德博士带来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无穷无尽的白眼和嘲笑。当戈达德准备将自己的梦想付诸实践时,《纽约时报》的记者甚至尖刻地评价戈达德博士“连高中的基本物理常识都不懂”。

  来自媒体的嘲笑和来自同行的冷眼,让生性腼腆内向的戈达德受到了很大的心理打击,但出于对自己梦想的执着,戈达德并不准备就此放弃。于是,一无资金二无人力的戈达德依然准备在马萨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