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八章上吧老薛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索尔维会议的前三天时间里,受邀参会的四十名物理学家依次走上讲台,报告了自己近期的学术研究成果。近几年来,粒子物理学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所有参会的物理学家都为此感到欢欣鼓舞,会场里也充满了和谐的氛围。然而这种岁月静好的气氛并没有维持太久,当议程进入学术讨论环节之后,一股浓浓的火药味便再一次在会场上弥漫开来。

  不得不说,从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开始,爱因斯坦等人与哥本哈根学派的较量就一直是会议的焦点话题。虽然第六届索尔维会议的主题是“物质的磁性”,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讨论甚至都不在会议的正式议程之内,但那次会议的节奏还是被这帮善于抢戏的家伙带歪了,导致*********索尔维会议时,都只记得爱因斯坦和玻尔在“爱因斯坦光盒子”思想实验上的精彩攻防战,至于“物质的磁性”这一会议主题,反而差不多被后人淡忘掉了。

  随着第七届索尔维会议的议程进入第四天,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和哥本哈根学派的第三轮较量也正式开锣了!相比此前的两次会议,这次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准备显然更加充分,再加上有海伦娜悄悄输送的“量子猫”当底牌,两位大神显得底气十足,从一开始他们就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哥本哈根学派最大的软肋:量子-经典的过渡问题。

  我们知道,哥本哈根学派的诠释只适用于微观的量子世界。在这个微观世界里,有叠加,有干涉,还有不确定性。但是我们所熟悉的宏观世界里并没有这些,宏观世界里的一切都需要服从经典的物理定律。宏观世界里的人在同一时间点上,是不可能既在操场、又在教室、还在图书馆的。宏观世界里的人也绝不可能冲向一堵墙,然后毫无阻碍地穿过去。毕竟这不是《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然而问题来了,微观的量子世界是到底怎样过度到宏观的经典世界的?毕竟我们的宏观世界也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为什么微观世界的规律到了宏观世界就不适用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哥本哈根学派的解决方案显得非常简单粗暴。作为哥本哈根学派的主帅,玻尔为此折腾出一套“对应原理”。在这一原理下,在原子范畴内的现象与宏观范围内的现象可以各自遵循本范围内的规律。简单点说就是微观的归微观,宏观的归宏观;量子的归量子,经典的归经典。

  哥本哈根学派的另一员大将海森堡则深信存在一条边界,边界的一边是宏观的、确定的经典世界,另一边则是微观的、不确定的量子世界。但是你要问这条“海森堡边界”在哪里,海森堡会笑眯眯地告诉你:“这条分界线是由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但物理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