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三章水下双防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海伦娜准备给新舰装备的水下防护体系,虽然是第一次有机会在德国的大型战舰上被使用,但这套体系可不是仓促上阵的产物。事实上,在海伦娜的导引下,德国技术人员们早就对战舰的水下防护系统进行过长时间的技术探索,现在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四年前的1929年,在刚刚建成的“不莱梅”级大型高速游轮上,德国人首次将海伦娜提出的新型鱼雷防护系统付诸实践,取得了很大成功。工程上的成功应用,给了德国舰船设计师以及海伦娜巨大的信心,这一次他们准备以“不莱梅”级高速邮轮上的水下防护系统为基础,通过进一步强化对“水中弹”的防护,来为新舰打造新一代水下防护系统。

  新舰水下防护系统的最外侧是包裹在*********“膨胀舱”,这是一道内部以发泡橡胶进行填充的空舱,是战舰水下防护体系的第一道防线。

  当鱼雷命中舰体时,外层船壳将会在爆炸中发生形变并且被撕裂。接着,裹挟着海水的高压气浪将会在这层空舱中剧烈膨胀并消耗能量。由于空舱中有发泡橡胶的填充,新舰的“膨胀舱”不仅吸能效果比单纯的空舱更好,而且“膨胀舱”遭到破坏后,进水也可以被约束在相对有限的范围内,这种“橡胶大法”也是上个位面中的法国人在“敦刻尔克”级战列舰以及“黎塞留”级战列舰上经过成功实践的做法。

  “膨胀舱”的后面是被称为“吸收舱”的液舱。这道装载着重油的液舱为双层结构:与“膨胀舱”相邻的外壁厚度较薄,为10毫米;中间是一道由中空的波纹夹心板构成的隔板,将整个液舱分割成前后两部分;内壁则是一道由高弹性钢构成的高强度的防水纵壁,厚度为60毫米。整个“吸收舱”模块上端和战舰的垂直主装甲带相连接并与主装甲的倾角保持一致,下端则一直延伸到舰体底部,这是战舰水下防护体系的第二道防线。

  当鱼雷爆炸的影响到达“吸收舱”外壁的时候,由于外面的膨胀舱的作用,其冲击波的威力已经被初步削弱了,但是此时的冲击波中却不可避免地夹带着各种危险的高速金属破片,包括鱼雷战斗部本身的爆炸碎片和被炸坏的外层船壳碎片。此时“吸收舱”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粘稠的重油一方面可以吸收这些高速碎片的动能,一方面又能将冲击波更加均匀地向内传播,而液舱中间的波纹夹心板又具备较强的形变能力。这就进一步削弱了冲击波的残余能量。

  一般来说,如果鱼雷的装药量不是太大,冲击波到达60毫米厚的“吸收舱”内壁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吸收舱”内壁依靠自身的弹性形变就能抵挡冲击,而爆炸产生的高速破片的动能经过两层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