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三章完善型号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库默斯多夫的现代武器展示会上,鲁茨中将和古德里安上校向希特勒以及国防军高层展示的一号坦克B型,正是亨舍尔公司在一号坦克A型(即基本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型号,也是本位面的一号坦克谱系中第一种真正投入量产的型号。

  虽然一号坦克常满意,但是由于一战以后德国长期缺乏坦克的制造和使用经验,而一号坦克对德国军工体系来说又存在不小的技术跨度,饶是有海伦娜这个穿越者在一边帮着查漏补缺,在军方测试和部队试用中,早先试生产出的*********上的瑕疵。

  在接受了军方前期的试用反馈后,亨舍尔公司的动作可谓相当迅速,不久之后就拿出了技术更加完善的一号坦克B型,对先前行了全面修正。亨舍尔此前试生产的那批一号坦克A型(这批试生产型号虽然被统称为A型,但事实上每辆车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则被作为教学用车,送给了汽车学校。

  对于亨舍尔公司完善一号坦克设计的努力,海伦娜是非常乐见其成的,坦克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技术兵器,设计师是不可能将所有的毛病都消灭在图纸上的,大量的技术问题都需要在反复的试验和实际使用中解决。现在正处在和平时期,只要设计没有出方向性的问题,比起急急忙忙将坦克投入生产,花上几个月时间去修正各种设计上的瑕疵是完全值得的。

  作为反面例子,在上个位面中,德国人在战争期间仓促投入生产的“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无一例外地搞砸了自己的首秀。

  1942年6月,“虎式”重型坦克在拉多加湖突出部首次投入实战,但出击的四辆坦克中有三辆都在前线趴窝了!当天夜里,德军的维修部队出动了九辆*********,冒着苏军的照明弹和炮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些跛脚的老虎拖回了驻地。

  1943年7月,德国将两个营共250辆“黑豹”坦克在库尔斯克首次投入实战,然而第*********达战场就有超过一半在路途中引擎起火或者抛锚,而第*********,等到第一天的坦克战结束,就只剩下五分之一的黑豹坦克还能继续作战了,绝大多数损失都是因为“黑豹”自身的机械故障。

  正是因为“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各自在自己的早期作战经历中,因为各种设计上的漏洞导致了大量非战斗损失,这才造成了后世部分军迷形成了“虎式”、“黑豹”不可靠的印象。事实上这种印象并不完全是事实,在度过了早期坑爹的磨合期之后,经过改进的“虎式”和“黑豹”可靠性还是相当不错的,就是维修起来依然比较费时费力。

  ……

  作为一号坦克家族的第一个投入量产的型号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