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间接液化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22年五月,又是一个晴好的春日,鲁尔河畔米尔海姆市的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里,化学家费歇尔和托罗普希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诶,催化效率还是不行啊。”托罗普希难掩失望的神情。“看来我们得试验下一种催化剂了。”费歇尔疲惫地说,看得出来又一番辛苦付之东流对他同样打击不小。

  “费歇尔先生、托罗普希先生,有你们的访客!”门外的通报声打断了他们的思绪。

  ……

  一个小时后,费歇尔和托罗普希回到实验室,“你说他们真的找到了最佳催化方法?”费歇尔说。“不知道,但是他们说已经申请了专利,说明他们的方法至少是可行的。”托罗普希回答。“我们至少应该验证一下”费歇尔慎重地说。说干就干,两人立刻忙碌起来。

  ……

  两周之后,试验结果出来了,当费歇尔和托罗普希按照那位访客给的方法,把粗煤气脱硫脱碳制成的洁净合成煤气(CO+H2)通过含有“铁-氧化锌-氧化钾”催化剂的浆液之后,很快就得到了第一批烃类化合物,经过检测,反应产物中十六烷的含量甚至超过了100,而且几乎无硫无芳烃,极其适合加工成高品质柴油!

  按照费歇尔的话说就是:“即使从大英帝国从中东开采出的最高品位的低硫甜油(甜油指含硫量低于%的高品质原油),用上英国目前最好的原油精炼工艺,炼出的柴油品质也完全不能与之媲美!”这一结果让两位化学家既激动万分,又垂头丧气。激动万分是因为自己多年苦心研究的项目终于获得了成功,垂头丧气是因为这一份成功的荣耀不属于自己。

  几天后,费歇尔和托罗普希又见到了那位访客,据那位访客说,这一催化方法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一不小心”发现的,那位发现者已经决定在莱比锡建设一套试生产装置,以推动这一成果的产业化。由于除了催化之外的环节需要用到两位化学家的前期研究成果,所以准备招徕两位化学家,两位化学家不仅可以拿到高额薪水,而且可以以技术入股。

  这时两位化学家还有得选择吗?费歇尔和托罗普希对视一眼,爽快地签下了访客事先准备好的“卖身契”,屁颠屁颠地回去收拾行李,兴冲冲地奔赴莱比锡上任了。去莱比锡的途中托罗普希还有点遗憾地问费歇尔:“我们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一不小心’发现这么有效的催化方法呢?”

  某人“一不小心”发现新的催化方法当然是子虚乌有,但有人“一不小心”穿越了则是确有其事。这时候,海伦娜正为自己拐走了两位大神而乐不可支。

  费歇尔和托罗普希不是别人,正是“费托反应”的发明人,也是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的的奠基者,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