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六章后天优势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海伦娜深信,适度的技术交流对于弥补德国工业体系中的技术短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和美国在石油化工领域的互通有无,更是重中之重。但如何让德国以最小的代价换回来最有价值的技术,却是一个海伦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不幸的是,在与美国进行化工领域的技术交换时,德国人在先天上就处在相对不利的位置上。

  这倒不是因为德国拿不出对等的技术来与美国交换,而是因为德国本土的资源无论种类还是储量都无法与美国相比,从国际上获得资源的能力也比美国要差,这就导致德国对化工合成原料的依赖程度比美国要高得多。

  合成橡胶领域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不要奇怪为什么德国这个合成橡胶的发明国还需要美国的合成橡胶技术,常用的合成橡胶至少有八九种之多,而德国并不是每一种合成橡胶的制造工艺都掌握的。

  比如德国的法本公司手中有丁钠橡胶和丁苯橡胶的专利,而德国的拜耳公司(这一时期其实也在法本财团的控制之下)手中有丁腈橡胶的专利,但另外一种比较重要的合成橡胶:氯丁橡胶的专利和技术却一直掌握在美国的杜邦公司手里。

  由于大部分合成橡胶制品都是多种合成橡胶按照一定比例并用的产物,少了任何一种合成橡胶都会严重影响橡胶制品的整体性能,这就让美国公司有了对德国漫天要价的资本。这时有人可能会问了,德国公司手里不也有很多种合成橡胶的专利和技术吗?为什么还会在技术交换中处于不利地位呢?

  问题就在于美国人是可以随时从拉丁美洲和菲律宾大量进口天然橡胶的,美国的橡胶制品并不是一定要用合成橡胶不可。而德国的情况正好相反,一旦和英法等国发生冲突,德国的天然橡胶的供应必然会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断绝,这时候合成橡胶就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总之,很多技术对美国来说是滋补品,但对德国来说是必须品。两国对于获得对方技术的迫切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在交易过程中,如果甲方非常迫切地想要达成交易,且乙方也知道甲方的这种迫切性的话,乙方是一定会好好利用这种迫切性的不对等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而甲方也很有可能接受乙方的要求,虽然这会损失一些利益。

  美国的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其自然禀赋和地理位置的基础上的,属于先天性优势,这种优势是海伦娜也没有办法扭转的。海伦娜唯一能为德国做的,是帮助德国建立后天性的优势,从而在技术交易中抵消乃至扭转美国的先天性优势。海伦娜为德国争取技术交换主动权的具体措施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步:

  海伦娜要做的第一步,是在向小胡子陈明利害关系之后,直接让政府下令,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