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章技术迁移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1933年底,世界上第一枚涡轮泵压式火箭在佩内明德首飞成功之后,运载火箭技术就在海伦娜的建议下获得了德国的国家立项,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源。

  在海伦娜的规划中,德国的下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需要跨越两个小目标:第一是用比冲更高、稳定性好的煤油燃料取代比冲较低且易挥发的乙醇燃料;第二是用效率更高的燃气发生器循环取代相对笨重低效的气体发生器循环。

  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不仅性能可以迈上一个大台阶,而且只要将氧化剂中的液氧替换成发烟硝酸,就能变身为一款非常不错的入门级液体弹道导弹发动机。在上个位面中,苏联“飞毛腿”导弹的早期型号,用的正是燃气发生器循环的硝酸煤油发动机。

  当然,想要完成这些技术跨越还需要一些时间,然而是正像海伦娜先前对希特勒所说的那样,火箭研发项目就好比一列火车的机车车头,对诸多科技领域都有着强劲的拉动作用。自从采用涡轮泵压循环的A-*********,海伦娜就准备充分利用德国在这型火箭上取得的先期成果,把一片她觊觎已久的技术处女地开辟出来。

  如果海伦娜告诉后世的军迷,她盯上的那片技术处女地正是喷气式发动机,估计很多军迷都会感到非常惊讶,毕竟在大部分人眼中,航天用的火箭发动机和航空用的喷气式发动机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事物。

  但事实上,在早期的发展历程中,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的渊源是相当深厚的。这是因为从本质上说,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仅就叶轮系统而言,其工作原理是非常类似的,这两者都用高温高压的气体或者燃气驱动涡轮,也都用涡轮带动燃料/氧化剂泵或者压气机对流体进行增压。

  这种技术上的联系让这两者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相互借鉴,比如上个位面美国“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的上面级所使用的J-*********液氢泵,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借鉴了当时美国在喷气式发动机上的技术成果。而且设计J-*********被世界知名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普惠公司所收购的。

  必须补充说明的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喷气式发动机的叶轮系统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的工作要求也让两者存在许多明显的差异。比较突出的差异有两点:

  其一是工作时间的差异,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叶轮系统工作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几十秒到几百秒,相当于爆发力极强的短跑运动员;而喷气式发动机的叶轮系统工作时间较长,而且需要考虑重复使用,维修间隔最差也要到达几十个小时,否则根本没法用。

  其二是加压对象的不同,液体火箭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