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六章火炮家族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弹药通用化,火炮系列化的好处谁都知道。但具体推行起来,还是花费了海伦娜不少心思的,最大的阻力就来源于莱茵金属和克虏伯这两大火炮巨头的相互拆台!

  上个位面中,大家都会吐槽第三帝国搞了一堆口径相同、倍径相似、威力相近,但配件和弹药完全不能通用的火炮,然后把后勤军官折腾得欲仙欲死。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德国军械部在武器规划上缺乏整体思路,没有做好顶层规划。但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也不容忽略,这就是莱茵金属和克虏伯为了自身利益的相互拆台,至于这种明争暗斗会不会损害军队的战斗力,会不会损害国家利益,资本家才不会在乎呢!

  就拿一战时期的德军高射炮来举例把,自从莱茵金属******************(这也是历史上第一种专业高射炮)之后,莱茵金属和克虏伯的“高炮大战”就拉开了序幕。

  在此之后的十几年里,莱茵金属和克虏伯又玩出了多少种口径呢?仅仅统计一战期间德国研制的60mm-90,就有65mm、71mm、75mm、77mm、80mm、88mm六种!基本上是一方研制一种,另一方马上研制一种口径相近但不相同的型号(因为不希望对方能使用自己的弹药和配件,从而挤占自己的市场份额)。

  不过这还不是最坑的,最坑的是这些让人看一眼就头晕目眩的口径,一战中的德军竟然几乎每一种都多多少少采购了一批!有时候军队不想要,莱茵金属和克虏伯的游说团队就会穿梭于德意志诸邦之间,各种跑关系,找后台,讲交情、送回扣,硬是把自己的产品塞进采购计划。

  后勤军官表示:你们先聊,我要出去死一死,有事请烧纸……

  俗话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一个小小的高炮都是如此,其他武器也自然好不到那里去。如果说二战时期德军武器通用化水平是悲剧,那一战时期德军武器的通用化水平简直就是大型车祸现场!

  虽然上一个位面的第三帝国武器的通用性依然让人不忍直视,但是客观地说,上个位面的二战期间,德国武器的通用性相比一战时期已经算是有所改善了,其主要原因是二战期间德国军队不再像第二帝国一样归各个邦国的君主所有,武器的采购相比一战时期要集中很多。

  ……

  德国武器规划缺乏整体思路这个问题,在海伦娜的极力推动下,相比上一个位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尤其是陆军和海军的几次联合招标让双方都尝到了甜头,再加上“报团取暖”的现实需要,陆军和海军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通过共享技术标准降低采购成本成为了陆军和海军的共识。现在,在海伦娜的建议下海军的技术发展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