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八章弥补漏洞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上一个位面中,很多军迷都对英国从被击沉的德国潜艇上获得“恩尼格玛”密码机实物和密码本,从而破译德军密码的故事津津乐道,事实上,密码机实物和一部分密码本被英国获得也确实加快了盟军破译密码的进程。

  但是在海伦娜看来,德军“恩尼格玛”密码体系被对手破译的主要原因并不在这儿。“恩尼格玛”密码机自身设计上的缺陷和德军在使用上的漏洞才是密码被破译的根本原因,而密码机实物和密码本被对手获得只不过是让对手能更方便地找到这些缺陷和漏洞罢了。

  让我们来用对城池的攻防来作个比喻:“恩尼格玛”密码体系就好比德国建造的一座城池,英国负责破译密码的工程师们就好比一支攻城的军队。而密码机和密码本的泄露就好比让这支攻城的军队得知了西边的一段城墙在建造时偷工减料了,于是攻城的军队集中力量攻击那段薄弱的西边城墙,终于将这座城池给攻打了下来。

  现在让我们试问,这座城池被攻破,仅仅是因为城墙西段的薄弱环节被对手得知了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明白西段城墙在建造时的偷工减料才是城破的主因吧?因为即使城墙的弱点没有被泄露,攻城一方通过反复的试探性攻城,也总是能试探出城墙的薄弱点之所在的!城墙的弱点被提前泄露也仅仅是加速了城池被攻克的进程罢了。

  因此,一座城池的安全不能寄托在城墙结构不被敌方知晓的基础上,而必须建立在敌人即使知道城墙结构也找不到容易利用的弱点上!

  密码的攻防和城池的攻防其实是同样的道理。一个密码体系的保密性不能仅仅建立在加密机制本身的保密性上,而必须建立在对密钥生成和分发的保密性上!这样即使对手偶然拿到了完整的密码机和密码本,也难以找到可以持续利用的破绽。就像*********奥古斯特·柯克霍夫说的那样:密码机制的安全性不依赖于算法的保密性,密码系统应该就算被所有人知道系统的运作步骤,只要密钥不被泄露,就仍是安全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恩尼格玛”密码机明明有上亿亿种可能的设置,而且采用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它的密钥怎么就不安全了呢?下面我们将继续通过类比来说明这个问题:

  很多人都用过带有机械式密码锁的旅行箱。假设使用者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那么他可能每次都使用同一个密码(很可能就是他自己的生日或者电话号码),然后即使更换密码往往也只是将密码锁的转子拨动少数几格。我们甚至不需要任何专业的密码学知识,仅仅凭借直觉就能知道这种密码设置方法蕴含的潜在风险。因为使用同一个密码使得密码出现了重复,只把转子拨动几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