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车内乾坤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型轻型坦克的车组成员有四人,分别是车长、炮手、装填手和驾驶员。其中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方,车长、炮手、装填手三人则位于带有吊篮的炮塔内。具体位置是:车长位于主炮左侧靠后的位置,炮手位于车长的前下方向,装填手则位于主炮右侧。

  根据上个位面无数实践的检验,在没有自动装弹机的情况下,三人制炮塔基本上可以说是坦克炮塔成员安排的最佳选择。如果炮塔成员数过少,必然会导致炮塔成员们不得不一心多用,从而影响战斗效率。比如法国夏尔,苦逼的车长必须一边指挥战斗,一边装填炮弹,一边还要负责开炮。再比如两人炮塔的T-34-76,炮塔里有了专门的装填手,车长倒是不用亲自装填炮弹了,但T-34-*********,同样是一件不轻松的活计。

  上一个位面中,在炮塔成员安排上,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是三号坦克上出现的三人制炮塔。三号坦克在与敌方坦克战斗时,车长负责观察和指挥,炮手负责瞄准和射击,装填手负责装填炮弹,分工明确且合理。这样即使战斗再激烈,也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三号坦克虽然在炮塔人员布置上领先了时代一步,但作为第一种大规模服役的三人炮塔坦克,三号坦克在炮塔成员布置上还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三号坦克的车长座位布置在炮塔的后部正中间,而坦克的炮尾正对着车长的座位。这样看似对称的布置使得坦克火炮的后座行程不能做得太长,事实上限制了坦克火力的升级潜力。

  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炮手和车长位于火炮一侧,装填手位于火炮另一侧的炮塔成员布局得到了各国设计者的普遍认同。上个位面中,这一布局一直沿用至21世纪。

  海伦娜自然也从善如流地在新型轻型坦克上采用了这种炮塔成员布局。新型轻型坦克没有像很多二战坦克一样设置专门的电台员,而是将车载电台交给了车长控制,这也是后世的普遍做法,可以大大节约了车体内部空间,提高吨位利用率。由于“和平基金”的大力支持,德国现在已经可以生产晶体稳频的电子管电台,操作起来更加便捷。这也是海伦娜激进地取消专职电台员的底气。

  新型轻型坦克还有一项创新,那就是安装了车内通话系统用于车组乘员间的信息交流。要知道坦克行驶时,其内部的环境可是相当嘈杂的。嘈杂到车长即使对身边的炮手和装填手喊话。都未必能让对方听清楚,更不用说远坐在车体前部的驾驶员了。上个位面的二战时期,苏联在缺乏车内通话系统的情况下,车长们曾经靠踹驾驶员肩膀的方法来沟通(车长踹驾驶员左肩就向左转,踹驾驶员右肩就向右转),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