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章两支班机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个位面的二战结束之后,在总结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各国的武器设计师们终于有时间细细整理一下班用机枪的发展思路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思想碰撞,战后班用机枪设计大体上上形成了两大设计流派。

  第一大设计流派被海伦娜称为“小型弹链机枪派”。顾名思义,这一流派的班用机枪实际上是那些采用全威力弹药的弹链机枪的小型化版本。这类班用机枪从结构上说,也和轻机枪状态的通用机枪大同小异,均使用两脚架支撑和弹链供弹,有一部分型号甚至也和通用机枪一样支持枪管的快速更换。

  虽然“小型弹链机枪派”的班用机枪的枪口动能和最大射程相比发射全威力弹的前辈们有所下降,但是由于采用了后坐力相对较小的中间威力枪弹或者小口径高速步枪弹,其身材比起发射全威力弹的大哥哥们还是要苗条不少的。枪身重量的减少和枪弹重量的减轻,使得班组携带负担大大减轻,步兵班组终于不需要全班围着一挺机枪转了。

  上个位面中,美国的M249、德国的MG4、苏联的6式班用机枪(其实是仿制RPD)都可以划归到“小型弹链机枪派”中。

  第二大设计流派被海伦娜称为“重型突击步枪派”。同样顾名思义,这一流派的班用机枪事实上是突击步枪的重型化版本。这类突击步枪是战后“枪族化”设计思路下的产物,具体做法一般是在同枪族的突击步枪基础上采用了容量更大的供弹具(长弹匣或者大容量弹鼓)、更长更重的枪管以及两脚支架。目的是使之具备比同族突击步枪更强的火力持续性、更高的初速和更好的射击精度。

  “重型突击步枪派”的班用机枪的主要优点有三:第一是操作简单,只需要一名机枪手就能操作,而弹链机枪一般需要一名副射手提供协助和整理弹药;第二是通用性强,这类班用机枪本来就是由突击步枪按照枪族化思路发展而来的,自然大部分部件都能和枪族中的其他成员通用;第三是机动性强,这类班用机枪的空重基本上都能控制在5千克左右,相比之下“小型弹链机枪派”的通用机枪空重基本上都在7千克以上。

  虽然“重型突击步枪派”的班用机枪有种种优点,不过还是有一个缺点不得不提,那就是火力持续性不如弹链机枪。这既有弹匣或弹鼓的容量不如弹链的因素,也有枪械结构本身的因素,“重型突击步枪派”的班用机枪虽然针对火力持续性进行了改进,但毕竟还是突击步枪的底子,持续射击能力相比正统机枪出身的家伙们还是略逊一筹。

  上个位面中,美国的(实际上充当班用机枪)、英国的、苏联的和国的*********“重型突击步枪派”中去。

  上个位面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