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1章 同行的衬托_肌肉大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方面则是《独行月球》来了!

  没有给其他电影喘息的时间,熹子影视十分自信的都没有安排点映,就直接全亚洲同步上映。

  这可不同于《墨攻》那种玩文字游戏的全亚洲,而是实打实的大规模上映,经过几年的扩张,熹子影视在亚洲的影响力,已经有当年港片的风范。

  可惜内地其他电影公司太拉胯,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否则真能在几年后,将亚洲变成国产电影的后花园。

  《独行月球》刚上映就展现出暑期大片的魅力,票房表现十分的狂暴。

  零点场+预售,就已经超过3000万票房,不但刷新零点场票房纪录,甚至有可能接近《叶问》的首日票房。

  而看过零点场的观众,已经迫不及待涌到茄子网上,表达自己的喜悦。

  “好看!好看!真好看!”

  “有趣的设定,一流的画面,演员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这他么的才是大片!”

  “看《独行月球》的预告时,我很担心整部电影的精彩镜头,都压缩在那短短的几十秒里,看完正片后,我的担心多余了!”

  “熹子出品,必属精品~”

  “喜剧+科幻,真的是非常好看。”

  “哎,还是不够硬核,不过也能接受,期待董熹再亲自执导一部真正的科幻电影!”

  总体来看,口碑相当不错,基本属于经典电影的范畴,而且叫好又叫座。

  说实话也就是同行衬托的好,当初董熹的《月球》一炮而红,再加上神五飞天,科幻片一瞬间成为热门题材。

  无数影视公司立项跟风,但科幻电影哪里是那么容易拍的。

  首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质感,很多电影都做不到。

  剧情反而是次要,并不是说,花里胡哨的整些特效,高大上的设定,就能让观众觉得这是科幻。

  科幻电影,对质感的要求非常的高,故事、美术师布置的场景,以及摄影师的拍摄方法,乃至灯光师如何打光都会影响到这个质感。

  而这些人才,国内就熹子影视有,公司不反对员工出去挣个外快,但国内这些影视公司,宁可将钱花到请明星上,也不愿意给幕后工作人员开高薪,怎么可能请得起熹子的精英。

  而《独行月球》在质感的塑造上,就完成的相当出色,甚至比《月球》还要出色。

  毕竟距离《月球》的上映,已经过去了足足3年,而技术的日新月异,可不是闹着玩的。

  比如两部电影里,都有温馨的回忆过去的画面,董熹的处理就十分的简单粗暴。

  在拍摄时,将打光的荧光灯,用加绿或芥末黄的灯光膜包裹,还为现场增加了雾,这样创造了生气,并且加深了氛围。

  这代表着记忆闪回时主角的脑海模糊不清,也有助于使荧光灯发光,隐藏灯具设备。

  而《独行月球》的记忆闪回画面,直接使用“cooke”新出的镜头,它创造了典型的“库克外观”(温暖的皮肤色调,平滑的对比度)以及变形感,几乎没有任何光晕或蓝色条纹。

  库克镜头提供了很不错的散焦,而不是像阿莱、蔡司镜头那样过于尖锐或者对比过于明显,让场景有柔和、温暖的感觉。

  技术的进步对电影的帮助巨大,但前提是要擅长运用这些东西。

  而对国内影视公司而言,还停留在花大价钱砸明星阵容,对专业人才还不够重视。

  不过相比于前几年还是有进步,最起码愿意重视剧本。

  可惜的是,不管如何出色的剧本,配上5毛特效和道具,那纯纯的视觉污染。

  同样是同行衬托,《功夫熊猫》衬托的《魔比斯环》票房和口碑都惨败,而其他国产科幻电影则衬托着《独行月球》起飞。

  7月16,《独行月球》首日票房正式出炉,预售+单日一共取得5280万。

  仅次于董熹《叶问》的6180万,暂居内地影史第二位。

  要知道这部电影的宣发,可没有“欠龙叔一张电影票”或“董熹隐退”这种大噱头,实打实的票房成绩。

  反正这个数字一披露,华义兄弟为《墨攻》举办的破5000万庆功会,立刻取消。

  人家一天5000万,你两个周5000万,还好意思办庆功会?

  办打脸宴,更合适一些。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