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章 扩建_废太子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月,吉山率领商船浩浩荡荡回到了番禺。出发的时候是十艘船,回来的时候则是十七艘。其中七艘是来自波斯的商船,这些船并非来自同一家商号,而是几个商号,跟着吉山的商船一起来的。

  在吉山的引荐下,萧彧亲自接见了几位波斯商人。吉山和闵翀帮忙做翻译,双方相谈甚欢。

  萧彧尤其注意了波斯人写数字的方式,居然并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罗马数字。

  萧彧仔细想了想,他从前让闵翀去波斯的时候留意当地人的语言文字习惯,他带回来的也没有阿拉伯数字,难道是阿拉伯数字还没被发明?抑或是还在印度没有被阿拉伯人发现?这其中的细节他就不得而知了。

  看来这阿拉伯数字还得自己编啊,以后若是跟印度数字重合,只能说是巧合吧。

  萧彧接见完波斯商人后,为他们签发了通商令,允许他们来广州、崖州与交州等地经商。

  这些波斯人是天生的商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南欧、北非、中亚甚至遥远的东亚,哪里有利益,他们就往哪里去。

  早在西汉时期,他们就通过陆路抵达了中原,与中原人交换货物,用优良马匹、香料、珠宝等换取他们所需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

  两汉之后,中原大乱,无力控制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在不同的胡人政权手中频繁易手,扼断了波斯与中原地区的通道,路上丝绸之路被迫中断。

  但还是有小部分勇于冒险的商人通过海上抵达中原,继续着海上丝绸之路。然而大海要比陆地的风险大得多,走这条路的很少,很少有像萧彧这样以官府的名义进行大规模出海贸易的。

  萧彧此举,实则是鼓励了两地的贸易,也给本国的商人起到了示范作用,他们也可以像朝廷和波斯人一样,开船出海,去跟海外的商人进行商贸。

  毕竟最近官府与波斯人在番禺城中售卖的货物实在是叫人眼馋,不仅商品琳琅满目、稀奇古怪,价格也让人眼红得不行。

  以官府的名义开店是萧彧的决定,这个决定提出来的时候,遭到了朝中不少大臣的反对,理由无非是士农工商,商为最末流,朝廷怎么能够掺和进去呢,实在是太掉价了。

  闵翀就直接在朝堂上打起了算盘:“诸位大人觉得行商是掉价的事?那我们就来算算账吧:诸位大人知道自己的俸禄是多少吧?朝中一年要为官吏与学塾夫子支付多少俸禄?养兵一年要花费多少银子?钱从哪里来?光靠收那点粮食就足够了吗?诸位大人可知道番禺城中一年商铺税收几何?官府商贸行的收入又是几何?……”

  他的问题连珠炮一般朝外抛,说得那些大臣们哑口无言。最后闵翀将算盘一收,说:“……不要瞧不起经商的,你们的俸禄都指着它呢。”

  萧彧在上首听得忍俊不禁,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