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2章 万事俱备_史上最稳太子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要发展资本主义,首要一项,就是要以农业为基石。

  这才是一个正常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

  就是当农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不需要那么多人从事农业,也有足够的粮食供应所有人,这其他产业才能蓬勃发展起来。

  当然,在后世之时,一些后起之国,为了追赶进度,自是没法这般按部就班的进行发展。

  最终,只能选择剪刀差这样的战略,先压榨农业的血汗,进行最原始的资本积累,等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对农业进行反哺。

  只不过,这样发展起来的国家,隐患很大。

  前世之时,朱标就记得很清楚,毛熊在这一块上就是采用这样的战略,这农业就形成了一块巨大的短板。

  包括中国采用这样的战略,也是如此,虽是农业大国,但并非农业强国。三农问题,一直是萦绕不去的问题。

  当然,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并不能说这样的选择就是错的。

  有些时候,并非是不想按部就班来发展,可是外部潜在的压力,并不允许。

  而苏州,在江南大开发之后,自是已然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须知,苏州的产粮,全盛之时,供给半个天下,亦是毫无问题。

  强大的农业,令苏州的工商业,也是发展的极为迅速,当然,以朱标的眼光来看,还不行。

  首先一条,就是将朝廷制定的度量衡法令颁行下去。

  这对于商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市场,若是有着十来种不同的标准,便是大大阻碍着交易的进行,极为不便。

  原先度量衡虽说到了这苏州,便是流于表面,看似颁行了,但实际上,压根没深入到里子里。

  当初王仁为何能够哄骗王怀安,便是玩了这么一出花样。

  除此以外,朱标要做的就是维护市场秩序。原先苏州地面上的流氓、地痞、泼皮一类的,朱标是一点都没手软,全都抓起来。

  这也算是在苏州地面上进行了一次扫黑除恶。

  除了这些,朱标还颁行了粮食保护,市场价制定等等政策。

  这些,自然不是朱标的发明,顶多算是他的改善。实际上,朱标就算改,也没有太多要改的地方。

  一切皆因为,这些东西,李善长已经弄好了啊!

  所有的政策几乎就是现成的一般,以李善长独到的眼光编纂出来的东西,能有多大的问题?

  至少以朱标眼光来看,这些政策,是极为契合实际情况的。

  当然,这李善长也不是个神仙,这些政策,实际上在古代早有颁行,而李善长所做的,就是参考之后推陈出新,令其完美符合当今的实际情况。

  当初这些好政策,都未曾实际推行,此刻,朱标自是一股脑的拿过来用了。

  当然,朱标也不是一味的不管不顾的推行,他也在观察这些政策推行的具体情况,实际上推行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