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9章 表面文章,其实真真假假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不知道这个事情,但是又特意交代让张李二人出战,是觉得这两个人相互监督共同竞争,还是想着另外的问题?毕竟当年陷阵营自从高顺死后就没了下文,然后张八百一战之后,也是死伤众多,出战而归的大概是十分之一,所以张辽当时出战的八百人,有没有可能就是高顺留下来的那一拨,然后全数填在了合肥之战当中,最终曹操才对张辽彻底的放心下来?

  斐潜瞎琢磨着,却让李典有些紧张,他如今和历史上的张辽很相似,是降将,面对自己老东家的时候,要表态么不是很妥,不表态更是不妥,瞄见斐潜目光在自己身上扫来扫去,后脑勺上面的汗不由得滚滚而落,咬了咬牙,沉声说道:『此定为荀文若欲陷骠骑于不义也……』

  『哦?』斐潜颇有些意外的看着李典,示意让李典说下去。

  『启禀骠骑……』李典开了头,自然只好硬着头皮讲下去,『一则陛下困于宫中,印玺亦是掌印所管,二则尚书台皆归荀氏……』李典的意思很明确,虽然说印玺代表天子,但是问题是天子手中也没有印,而是由掌印官保管的,而尚书台又是在荀彧全权掌控之下,这想要做一份诏书还不是简单得跟喝水似的?

  李典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也是表示自己豁出去了,也等同于是给斐潜提供了一个可以不遵守诏令的理由。如果说方才的杨修只是站在斐潜这一边表示了一种推测,那么李典就等同于所谓的『知情人士』提供了背书。

  在这样的情况下,斐潜便有了比较充足的理由来否决这一次的诏令,而一旦因为这样的行为产生了什么问题,作为『知情人士』的李典,显然要比纯粹推测的杨修要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

  众人的目光不由得再次集中在了斐潜身上,这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也只能斐潜来做这样的最后决定,同时这样的决定也会影响很多的方面……

  斐潜轻轻的敲击着桌案,思索着。

  荀彧这样的举动,其实颇为让斐潜有些奇怪。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点不是在『令』上,而是在『挟』上,就像是后世的核武器,重点不是在使用这个核武器来打击敌方,而是拥有……

  虽然说刘协肯定等同不了核武器,但是大体上算是这么一个意思,所谓物以稀为贵,诏令也是如此,要是天子刘协一天下个百八十道的诏令,跟蔓菁一个德行,那么还能有什么价值可言?

  所以这一次,看起来表面上似乎荀彧在用诏令来胁迫一向高举忠义大旗的斐潜,实际上这更像是荀彧在『试探』,以此来确定斐潜的最终目标。

  一纸诏令,看起来轻飘飘的,但是实际上也不简单。

  没错,诏令确实是可以不遵守,也可以就当作是伪造的,可是这样一来,除了斐潜之前的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