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畅想辽东事_红楼之薛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就算张鹏翮不借,薛蟠也有的是办法,搞掂这项启动资金。

  大不了就先自掏腰包。

  但是总没有从河道总督衙门挪借名正言顺。

  薛蟠改革长芦盐政,本就是为治河新策筹措资金。

  华夏民族,从来就是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早在两千年前,就能在距离薛蟠划定的长芦盐业公司第一生产基地不远的山海关,修建长城。

  现在集合上万盐户,在海河北岸的渤海边上,冒着严寒,平地起大厂,工程推进得十分顺利。

  当然,这也是薛蟠并未亏待做工的盐户,后勤保障工作做得十分到位,二十万两启动资金,其实大部分,都是用在这上面了。

  给长芦盐业公司建设生产厂房,首先地块是免费的,建筑材料也是因地制宜,就地开山烧砖,这些方面都不要花费什么。

  真正要支出,主要是盐户的工钱,和一日三餐的生活保障。

  薛蟠作为长芦盐政现如今的实际负责人,当然不用在厂房建设阶段亲力亲为,他把马腾抽调过来,就是为了让他给自己跑腿监工的。

  薛蟠日常便带着护卫,考察天津周边的情况。

  现在的天津,实际上算是刘汉帝国防御满清的前线,与占据辽东的满清,只有一海之隔。

  满清起家之前,没有什么水军力量,第一次攻打朝鲜的时候,面对朝鲜躲避到海岛上的王室,都无可奈何。

  不过在入关成功入主京城,做了几年中原之地主宰的情况下,也趁机收拢了渤海、黄海沿岸的船只,组建了自己的水军。

  之后被刘汉宣武帝北伐成功,赶出京城,退守祖地之时,也把水军撤到的辽东,并在随后的攻防战中,时常南下袭扰。

  这也是宣武帝当初命令第一代荣国公来天津督造海船的原因,就是要组建刘汉帝国的海军,抵御满清水军的侵袭。

  不过满清也和草原民族一样,都是骑兵,水战并不擅长,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水军将领,被掳走的船只,没过几年,便耗损殆尽,又没有自己的造船能力,于是水军便逐渐式微,不再对刘汉沿海构成威胁。

  刘汉这边,也因为海船建设工期漫长,海军整训不易,所以很快就放弃了建设海军的计划,把与满清交战的重心,依然放在陆地上。

  但是,已经沦为满清附庸的朝鲜,因为是三面环海的半岛国家,又与倭国不对付,所以始终保有一支水军力量。

  这些年来,满清每当对刘汉发动进攻战的时候,不仅会从朝鲜抽调兵将,还会命朝鲜的水军渡海袭扰,以作配合。

  天津这边虽然没有专门的海军,但也有几艘战船,船上配备了红衣大炮,可以与朝鲜水军对射,保得渤海沿岸的平安,没有让朝鲜水军占到什么便宜。

  入冬之后,渤海沿岸,会冰封数里,战船也都被困在港口中,出动不得。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