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第 118 章_[明朝]科学发展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为防盗章,订阅比例低于60%需等待一天才可阅读,感谢理解虞璁叹了口气,吩咐他先下去,心里又记了一笔。

  这么说来,现在这情况,就跟唐僧还呆在长安城里,连孙猴子都没见到。

  他之前问了陆炳,得知京中并无严嵩一人,心里动的杀意都没处安置,只得悻悻作罢。

  在下朝之后,三千余闲杂人等的簿子被递了上来。

  按照虞璁的要求,其中能言善辩、会读书写字的被分作一拨。

  通晓农桑之术,会养殖牲畜的,又分作一拨。

  会奇淫技巧的,搁在备用的一册里。

  好在这三千人里,确实有善于整理分册的人手,不仅效率还算快,连字迹也相当工整,令人满意。

  虞璁吩咐了宫女一声,往后每日都寻不同的茶叶过来,一面看着簿子上的名字和介绍,一面唤黄锦把张璁和夏言唤过来。

  没过多时,两位大臣匆忙赶来,神色各异。

  “成立经部的事情,两位大臣商议的如何了?”他抬眉瞥了他们一眼,慢悠悠道。

  张璁沉吟片刻,再度行礼道:“臣觉得,此事需从长计议。”

  “为什么?”

  “于礼制而言,并不妥当。”夏言接话道:“这千百年来……”

  “千百年又如何?”虞璁反问道:“张大人也看见了,如今冗官冗职数不胜数,倒不如进一步优化官僚体制,加强行政效率。”

  他在上朝的时候就想过,这农业改革如果单交给工部的屯田司的那号子人,只会事倍功半。

  可惜了,这帮老臣是圣贤书读坏了脑子,什么事儿都畏畏缩缩。

  “臣明白皇上的意思,可是这文武群官……”张璁畏惧道:“恐怕难以服众啊。”

  虞璁用指节敲了两下椅背,突然想起来这两人未必能让其他人闭嘴,挥袖道:“开会吧。”

  相较于西方的圆桌会议,上议院下议院会议制,其实在中国古代的政制里,也有‘集议’、‘廷议’制度。

  但这些会议兴于西汉,流于明朝,到了最近几代,几乎就是官员之间的一个形式,并没有多少实际的用途。

  集议制往往是宰相召集群臣开会,再把决策报给皇上。

  ——如果是早朝开会,恐怕没等大臣们争出个结果来,外面的一众小臣就得冻死在广场上了。

  皇上左右一琢磨,吩咐黄公公去寻个大些的屋子,再将一溜长桌拼起来,把龙椅搬到首处,再放个惊堂木。

  他有预感,等会要是一吵起来,指不定得多乱。

  六部尚书、内阁学士都聚集场中,待虞璁挥袖示意平身之后,再各自使着眼色,略有些慌乱的一一坐下。

  虞璁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不设名牌的长桌旁,他们是如何选定位置的。

  这位置的分布和每人的神情,都代表了不少的东西。

  陆炳被唤到了他的身侧佩刀而立,神情肃穆。

  在一众中年人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