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 26 章_[明朝]科学发展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纸笺慢慢抚平,前头免不了一堆敬语和问候。

  仔细一看,落款是僖嫔沈如婉,还真没什么印象。

  虞璁早就习惯了这种非常麻烦的书信礼节,熟练的跳段看了下去。

  全篇大概有六七百字,只有九字是童谣本尊。

  ——的的确,买羊角。

  秋风转,脱蛇壳。

  这是萨满的咒语吗?

  皇上捏着信纸沉默了一会,想了想不能打击妇女群众的创作热情,还是吩咐鹤奴研了墨,认认真真的给她回了一封信。

  这童谣,主要是用来谱曲作歌谣,培养孩子们在艺术上的早期启蒙。

  不一定要反应什么民俗,也不用搞得跟诗经一样文绉绉的,简单易懂又有趣就行。

  虞璁本身也就在大臣面前能端端架子,给后妃写信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用普通人的视角。

  他解释了一通,表示以后为了节约时间,简单问安便好,又讲解了童谣的用意和写法,顺便随手写了一首作例。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嗯,非常通俗易懂。

  皇上啃了会儿笔头,又写了几笔嘉奖僖嫔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并吩咐她把这封信带去坤宁宫,有空给妃子们念一遍。

  “黄锦,把这信封好带回去,”虞璁想了想道:“再赐金玉首饰一套,翡翠扳指一个。”

  距离用午膳还有一会儿,他不紧不慢的看了会儿折子,又想了想杨一清老头子下午估计怎么过来怼自己,突然感觉有点压力。

  杨一清那是什么人,两朝老臣,上能率军夜袭击退蒙古大军,下能拔除宫内大宦官奸贼刘瑾,那也是嘉靖朝最开头时还活着的神人。

  老头儿虽然现在年纪大了,说话还得喘一会儿,但是论口才,虞璁还真不是他的对手。

  虞璁就算在现代听过几场辩论赛,也只是说学了个皮毛,能清晰有条理的讲事实摆逻辑。

  可是杨一清在当时刘瑾专权跋扈之际,只靠寥寥几语,就让当时的中官张永以命死谏,直接把这王八蛋整下了台。

  ——你放到现在,就张瑾桂萼这种货色,还真不一定能说的动谁为了几句话就替自己慷慨赴死。

  哪怕最后没死成,当时张永要冒的风险,也绝对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嘉靖皇帝还是小狮子,不对小世子的时候,他爹兴献王就语重心长的教导过一句话。

  “这楚地之中,有三大才杰——刘大夏,李东阳,杨一清。”

  前面两位都出生的早,在正德年间便猝然长逝了,现在还身子骨颇为硬挺的,也只剩杨一清一个人了。

  虞璁就因为当时看书时被杨大人种种举措震得一愣一愣的,如今穿越之后见到他本尊,说话都难以把小心翼翼的劲儿给憋回去。

  皇帝还特意嘱咐了上下内外,谁敢动这老爷爷一根指头,让他少活一秒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