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第 39 章_[明朝]科学发展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是不可能永远正确的。

  正因如此,虞璁在做每一个决定,提前想每一个打算的时候,都如同在悬崖边跳舞。

  他并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极可能又是个运筹帷幄的将军,又像个押上了所有砝码的赌徒。

  单纯讨论这远征蒙古的事情,本身什么时候开始打,打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其实心里都毫无概念。

  陆炳皱着眉想了许久,也在思索着他刚才说的每一句话。

  皇帝的意思是,这锦衣卫将来会归为鹤奴统领,待三年之后等大军把河套打了下来,再另行打算。

  “陛下,对于这些,你是怎么打算的?”

  虞璁露出苦笑,心里其实也有少许的忐忑。

  “我并不能武断说,打回河套之后,是立刻收兵整马,先回京中呆个半年稳定局势,还是趁着机会一举北上,将他们赶到更远的地方去。”

  如果真的把蒙古悉数打下来,那么回头这个新区域的管理和辖区划分,又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那就先不讨论这个,”陆炳沉默了几秒道:“关于监国的事情,陛下是怎样想的?”

  常规来说,是由老臣监国,或者太子监国。

  当下并没有设立太子,也没有储君的备选。

  四个皇子才一两岁,哪怕过个三年,也正是懵懂的年纪。

  这个时候贸然立储,无论国法还是祖制,都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虞璁漫不经心的继续打量着中国南端的安南省,不紧不慢道:“不可能立储君,储君的事情,起码要等到他们十五岁以后再另做打算——但是监国的话,必须要至少三个人。”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

  一个文官首领,一个武官首领,一个中央高官,互相牵制,互相约束,才不会有任何人能僭越和逾矩。

  “你是说——”陆炳不解道:“鹤奴他?”

  “不,鹤奴是独立于这三个人之外的,第四个人。”

  虞璁深呼吸道:“这三个人,我还没有完全定下来。”

  之所以把郭勋驯服,让这个老骨头能越来越听话,就是为了下一步打算。

  他还要揣摩和调用这个人的奴性,让他能心甘情愿的听命于自己,做大明帝国的狗。

  如果驯养的失败,那就换一个人备用好了。

  鹤奴存在的意义,是保护这个三角形的结构。

  他如果日后能执掌这整个锦衣卫,能够有足够的手腕,与陆炳一般能震慑下臣,能生杀予夺,那么这三角形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因为他的存在而更加忠实的履行职责。

  而意外突然到来的时候,比如其中一方意外死亡或者被杀,那么他就可以加入这个三角形的结构里,继续维持整个中央朝廷的秩序。

  自己并没有把握在外呆两年不回来,所以一旦打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速战速决。

  虞璁说话的速度不紧不慢,但足够简单扼要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