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以一税十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县不得征税。

  这样既能保证盐税,又能节减官府的开支。

  在秦琅的这个计划里,先是要由朝廷清查各地的盐场,由官府对各个盐场颁授牌照,授给制盐许可证,然后才能有资格采盐制盐,他们所产的盐,只能卖给官府,禁止私售。

  然后再由官府把收来的盐卖给盐商,让他们去销售。

  把制盐和卖盐隔离开来,将盐税直接加在盐价里面,盐卖给盐商,就已经提前征收到了税。

  为了防止盐商抬高盐价,影响民生,秦琅打算如常平仓的粮食一样,在常平仓里增设常平盐,边远地区食盐供应紧张,官仓直接平价售盐,抑制盐价。另外在国家交通要道设置盐仓,哪里缺盐,就将盐往哪里调,另外还要设立走私缉查,打击私盐贩子。

  这样一来的话,朝廷对盐的各个阶段都有控制权,最终既保证盐税的征收,也能防止百姓吃的盐价格过高。

  “盐税几何?”房玄龄问。

  “就以最普通的海盐来说,在灾前与米价是一比五,最高能达到一比十。”

  最稳定繁盛的开皇盛世之时,斗米往往只要二十钱左右,那时普通的盐甚至才要十文一斗,比米价还便宜一半。而到了大业时,米价节节攀升,盐价则缓慢上涨。

  眼下因为是灾年,粮食价格已经非正常水平,长安现在半米是四百钱,盐价现在是每斗百钱。

  盐比米便宜的多,但这种比例非正常情况下。

  只要不是饥年,盐始终是要比米贵的。

  “陛下,其实盐的开采晒制成本不高,一斗十钱,已经能包含开采晒制和运销的所有成本在内,甚至还包含了不少利润。”

  秦琅打算对盐业全面整顿,首先就是把盐场收归国有,那些商人想要再生产盐,先要向朝廷申请承包盐场,然后还要取得牌照,拿到经营许可证。朝廷对他们的盐场,按产量征收承包费。

  另外就是所有产盐都只能售给朝廷。

  “朝廷按每斗盐十文一斤的基本价格收购盐,然后加税一百钱,按斗盐一百一十文售给盐商销售。”

  十文的本,加税一百。

  这个税率,让李世民都不由的吸了口气。

  戴胄等不少大臣更是极为反对,认为太过荒唐,这简直是抢钱。

  “一斗盐收购价十文,卖给盐税一百一十文,那盐商运销还要成本,肯定还要涨价,那到百姓手里,又得多少钱?”

  秦琅直言,“商人肯定是要赚钱的,估计他们会卖一百三十四到一百五左右吧。”

  “生产出来十文一斗,百姓买盐却斗盐一百五十文钱?”

  秦琅倒不以为意,“戴公,请你也注意下,朝廷不专卖不课税可也不管盐业,导致的情况是盐市场混乱无序,如今盐价更是高达百钱,百姓吃的盐钱,但朝廷一点好处也没得到,全让商人们得去了,甚至许多百姓买到的盐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