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354章 王莽不知兵_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匡一开口,明显比王兴高明了不止一个档次。

  他顺了王莽的心思,也没有得罪刘秀、衰章、平晏等人。

  王莽饶有兴致的道:“那你倒是说说,如何征,又如何在不大动干戈的情况下,征灭西南?”

  王莽其实不知兵,跟宋太宗赵光义一个德行。

  王莽对战争的认知就是,兵够多、够强够勇,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一旦败了,那就是兵不够,那就再加。

  纵观王莽在位时期的大战,几乎都印证了这一点。

  就拿征讨西南的战事说。

  冯茂率领十万大军征讨西南,铩羽而归。

  王莽就认为是兵不够多、兵不够勇。

  所以他派廉丹征讨西南的时候,就调动了二十万大军,还调动了常安城内的五大营之二,以及天水、陇西两地的精骑。

  如今廉丹也战败了,他又想派遣更多的兵马,甚至还准备派遣衰章、王兴、王寻三位重臣领兵,去征讨西南。

  他从头到尾都没了解过,也不知道。

  冯茂和廉丹之所以会败,并不是兵不够多、不够勇。

  而是西南有瘴气之毒、又地形复杂,北方的兵马在没有适应西南的地形,以及找到西南瘴气之毒的解药之前,去西南就是送。

  当然了,将无能,也是一方面原因。

  王莽听到王匡说,能在不大动干戈的情况下,征讨西南,便出声询问,并不是真的感兴趣,而是想看看儿子的智慧。

  王匡施礼,正色道:“陛下,臣以为,冯茂和廉将军征讨西南,折戟西南,绝对不是因为兵马之故。

  西南之地的蛮夷,衣不遮体,食不裹腹,人丁稀少,兵甲更是少的可怜。

  如何能挡得住我朝数十万大军征讨?”

  众人听到这话,皆微微一愣。

  王匡继续说道:“冯茂和廉将军之所以会败,全是因为益州牧史熊统管庸部不利,又在庸部横征暴敛,引起了庸部民愤,以至于庸部百姓在征讨西南的时候不肯出死力。

  所以才导致两次征讨西南都铩羽而归。

  冯英此前在弹劾冯茂的奏疏上就提到过,冯茂到了庸部后,伙同史熊一起,在益州上下其手,横征暴敛。

  宫中的绣衣此前去庸部,查探此事,也证实此事是实情。

  所以冯茂、廉将军之败,罪魁祸首乃是史熊。

  臣以为,当罢了史熊的官,没收其家财,充入国库。再将史熊当着庸部百姓的面,斩首示众,以安庸部的民心。

  如此,庸部的百姓才肯为朝廷出死力。

  到时候朝廷另选贤能,出任庸部牧,再派遣一两万精兵,再征召益州三五万吏民,必能征平西南。”

  王匡话音落地,王邑气的直瞪眼。

  王邑觉得王匡这是在公报私仇。

  史熊是他的人,为他上供了不少钱财。

  史熊之所以能从此前冯茂的事情中脱身,也是他向王莽求的请。

  他当时也请王匡帮忙说了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