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七章 上场_追梦德云从车祸汾河湾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加这节目以前没来过这?”候振捧道。

  沈常乐道:“对没来过,但是虽然说我没来过这吧,但是要说对于沪都这里的了解我可是研究颇深。”

  “哦?您有什么了解?”候振。

  “比方说沪都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东方的明猪!”沈常乐最后一字专门说着十分的含糊道。

  候振道:“东方的明猪,哎,不是您没看看那西方的金刚?”

  沈常乐道:“什么就西方的金刚啊,东方的明珠嘛,地标建筑,老高老高哪个!”

  “人家正常没有你这么说的,那就叫东方明珠。”候振道。

  沈常乐道:“对这是去看地标建筑,那如果去了解风土人情去哪呢?弄他呸…………弄堂!”

  “哎呀好悬说错话了。”候振无语道。

  台下观众一阵轻笑,跟着拍手鼓掌。

  沈常乐道:沪都这边叫弄堂,其实也就是京都的胡同儿,十里洋场上海滩。”

  “好地方!”候振捧道。

  沈常乐道:“这句话出自于哪儿啊?《淞南梦影路》是晚清的学者黄协埙所著,最重要这句话出自于哪儿啊?叫读之问之十里洋场,采风问俗啊。”

  谷/span“在里边用来形容上海滩的繁华,说它是一个有魔力的城市,故此得名魔都。”

  “嘿您别说啊,你对沪都还挺了解的。”候振道。

  沈常乐道:“不止是沪都,全国各地我哪儿都清楚,再比如咱们说津都曲艺之乡,从古至今就养育了很多知名的相声大师,相声的发源地。”

  “更主要的是,这种相声的幽默感就好像DNA,融入了津都人的日常言行当中,津都方言管滑稽有趣叫“哏”啊,逗哏、捧哏这个哏,所以津都也被很多人戏称为哏都,故此得名。

  “哦津都叫哽都,你倒是真了解。”候振道。

  沈常乐笑道:“对了既然咱们正好说起来了,要不您当着观众朋友面说说您最喜欢哪个城市吧?”

  候振道:“我啊?要我的话应该还是京都吧,毕竟从小长起来的。”

  沈常乐道:“要说起来京都那确实是不错,有句老话不是还说过嘛,金沙桥,陶然亭,什刹海畔,踏歌行。京都人,京都情,身份证头里是110。”

  候振嘬了嘬牙花子道:“这诗…………反正听着是有点水。”

  沈常乐道:“这不是表达我这个心情么是吧?你喜欢京都,我也喜欢京都,毕竟从毕业就来这里打工了嘛,然后紧接着又加入德芸社。”

  “虽然说我这个这些年,好像是出了点儿小名儿,有了点儿小钱儿,好像是…………成了那么个大腕儿,但是这个对于京都的爱我是一直没变的。”

  候振冷眼吐槽道:“好家伙这是把你得意的,这要没个顶棚我感觉你都要飞出去了。”

  沈常乐道:“主要表达这个心情嘛对不对,不过我真的是感觉不管在哪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