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2章 相里都心头的野望_大秦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是公输家族,还是秦墨一脉,赵术都极为的看重。

  赵术曾经了解过墨子,他清楚,墨子出身于小手工业者,精通器械制造。

  他是一个天赋技能点满的军工专家。

  奴隶制的崩溃,导致生产力的解放,在这个过程中,手工业生产实践为墨家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材料。

  在这个时候,技术以祖传秘方的形式存在,很多技术经历发明再失传,失传再发明,以秘方的形式呈现低水平重复发明。

  有些作坊取得垄断,得到超额利润,他们也没有技术革新的动力。

  加上大部分工匠普遍都是文盲,不利于技术总结、传播、交流和理论创新。

  导致技术多数只能是以师徒相传的方式进行缓慢传播。

  而且士农工商的制度对于工匠的贬低,让这些工匠的处境极为的悲哀。

  但是,墨子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墨家的教学内容是农业、手工业、军事器械制造、逻辑及早期自然科学实验。

  墨者在手工业制造时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并且可以把它们总结记录与传承下去,有效避免重复的情况。

  历史上,墨家分化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另一支则转化为游侠。

  赵术看重的是前者。

  而转化为游侠的墨家,在他看来,根本就是败坏墨家名声的毒瘤,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铲除。

  在赵术看来,技术理论才是千金难换的宝典,是墨家的传承最为核心的地方,而不是墨家的思想。

  这也是赵术极为看重秦墨的原因,因为秦墨,也就是相里氏之墨,基本上便是继承了学科的研究。

  一念至此,赵术决定拜访一下人在少府之中的相里都。

  只有将相里氏之墨以及公输家族整合,才能让大秦的墨学,也就是科学真正的发展起来,为未来,甚至于千年之后的工业革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如此,也不枉他赵术来大秦一回。

  “铁七,替我送拜帖与相里都,本公子要登门造访!”半响之后,赵术放下手中的茶盅,道。

  “诺。”

  点头答应一声,铁七转身离去,赵术神色肃然,他心里清楚,工与匠是截然不同的。

  工只是一些工人,简单的手工业者,而匠则有工匠精神,相当于科研人员。

  鲁班与墨子其名,必然是有自己特殊的造诣,毕竟墨子的墨经上记载了小孔成像,力的作用,几何,三大定律等。

  赵术相信,鲁班也会有惊人的发现,只是由于公输一脉乃是家族传承,故而,外人难知。

  在儒家没有一家独大之时,正是华夏全面发展的契机,这个时代,诸子百家的创造都还在。

  “不过,这墨学学宫怕是不能用了!”

  一念至此,赵术不由得苦笑,他心里清楚,他不光是要秦墨,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