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五章 耿耿于怀_我,大明头号反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昌城外的长江码头上停满了前来收粮的货船,这些货船全都停在码头等着将大米装船运往南直隶浙江一带售卖。

  前来收粮的有挂着各种字号的商户,什么沈家,钱家,徐家,王家等数都数不清,不过最大的还是徐家。

  徐念存是大明首辅徐阶的曾孙,在徐家排行老三,大哥徐年祖入仕,现官居尚宝寺丞,老二徐念祖则负责料理家事。

  徐年存作为三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从小便掌管了家中的商事。

  徐家在松江府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徐家不光在松江府有大片的田地,在南京府往北也有大片好田。

  据传,徐家在南直隶一带一共拥有良田二十四万亩。

  据传海瑞调查徐家的时候,曾经回信给首辅李春芳:存翁近为群小所苦太甚,产业之多令人骇异,亦自取也。若不退之过半,民风刁险可得而止之耶?

  海瑞当时都查不清楚徐家到底有多少田产,但是看到当地百姓的样子和徐家产业之多,海瑞不禁也是触目惊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徐家的田产又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但是徐家的生意还是依然做的火热,近几年天下动乱,北方各地都在闹旱灾,去年浙江也闹了旱,导致粮食价格飞涨。

  徐念存觉得天下将会有变,且常年战乱。

  打仗是需要钱粮的,徐念存的大米生意做的很成功,他每年都会把上百万石的粮食卖给朝廷和地方,以此来谋取暴利。

  如今北方一直在打仗,西北和河南一带的米价一直处于高价之中。

  崇祯四年的时候,山东兵荒,大米的价格直接涨到了二十两一石,崇祯八年,河南的米价更是离谱的涨到石米一百五十两。

  二两银子收一石米,徐念存把这一石米运到河南,转手就能卖上百两的银子,这中间的利润简直高到离谱。

  徐家不光卖自己家田里产的米,还到处收米垄断市场,徐念存听闻湖广丰收,立刻意识到武昌地区有米可收,马上便带着船前来收米。

  徐念存决心在湖广和江西两地收米二十万石运到南京,然后再通过海运河运运往北方,二十万石大米,经过他的手起码能赚几十倍以上,又是一笔丰收的收入。

  徐念存跟一群米商在城里收米收这么大动静,武昌城里自然有人不高兴了。

  作为武昌的主人,莫谦自然不能坐视这些人把自己的战略物资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运走。

  他叫来水师都督卢照,命令他立刻派兵把靠在码头上的运粮的货船和船夫全部扣眼。

  另外派兵封锁码头,禁止米商收购大米,一天下来,卢照直接扣下了五十条船和七百多人,还有现成的大米三万多石。

  正在茶楼喝茶的徐念存听到自己的船队被扣了,顿时慌了。

  他立马找到总督府,要求面见莫谦。

  莫谦哪里有空搭理他这个商人,直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