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章 突发兵变_我,大明头号反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昨天停电了,所以有一章重复,订阅了读者可以删除下缓存,就可以看到更改过的内容)

  一番恭维的话说的陈光裕是洋洋自得,通过近三天的观察,陈光裕心中这会觉得,所谓百战百胜的汉王,也不过如此嘛。

  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话突然出现。

  一名户部的六品小官开口说道:“侯爷,城外的贼兵近两日来攻城都不怎么用力,卑职觉得,贼兵定然是蕴藏了某种阴谋诡计,侯爷还需小心谨慎才是啊。”

  陈光裕听到这话,顿时脸色一黑。

  他说:“本侯自五岁起便熟读兵书,参读过古今朝代所有战役,就目前来看,南京城从未有任何一个朝代能铸造得有本朝如此坚固,如今的南京,莫说是区区莫贼,便是孙子重生,在相等兵力的情况下,也无人能够攻破!”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官员纷纷叫好,只有那六品小官表情有些尴尬。

  他怯怯的退了下去,独自来到门外,看了一眼天上的繁星点点,小官叹气道:“南京危矣!”

  这时,忽然身后一名官员呼喊他道:“广如老弟,你在这啊?”

  官员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同僚好友礼部官员黄端伯。

  “元公兄,你也出来了?”

  黄端伯,江西建昌人,明末抗清史上名重一时的烈汉和诗人,崇祯元年便高中进士,次年便被吏部任命为浙江宁波推官。

  崇祯五年时,黄母去世,黄端伯回到故里服丧。

  服丧期间,黄端伯亲眼见识过了建昌封王益王朱慈炱作威作福、穷奢极欲的种种行为,义愤填膺,上疏朝廷,列数朱在建昌“擅增兵甲”,“擅增民词,批行郡县,骗害良民”等恶行。结果,反被朱慈炱诬谄为离间亲藩。

  黄端伯于愤怒中本想弃官为僧,避居庐山,但是却被好友劝下。

  八年,三年期满,恰逢江西莫贼作乱,黄端伯便在好友的邀请下迁入南京,经人举荐,在南京礼部担任礼部仪制司主事。

  黄端伯人品贵重,在南京六部当中有着极好的声望。

  他与同在户部为官的刘成志成了至交好友。

  两人虽然都是官微言轻,但是却非常正派,历史上,两人都在清军攻入南京时选择以身殉国。

  黄端伯更是被满清大将多铎被称为南来硬汉只见此人,称为南方第一硬汉。

  两人如今同在南京六部任职,但是却因为官太小,提出的建议根本无法被五名守备采纳。

  刚才刘成志一番非常有见解的提示,却让宁阳侯大为不快。

  看到这服场景,黄端伯便知道南京城离城破之时不远了。

  黄端伯对刘成志说:“广如老弟,南京怕是保不住了!”

  “元公兄,你也这么认为?”

  黄端伯无奈的点了点头,他说:“广如老弟可听说过昨夜浙兵闹响的事情?”

  “那么大动静,怎么可能没听到,昨夜南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