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74章 三个案子上_为什么它永无止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上房门,赫斯塔打开电脑,开始核验今晚听到的一切。

  佚媞对通用语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她的讲述里时常出现一些可以理解但用词甚怪的地方,但好在她的框架非常清晰,总体脉络就是沿着时间顺序,着重介绍艾娃进入宜居地后最具影响力的三个大案,然后提取了一些艾娃的公开发言作为辅证。

  因此,只要循着那些关键词,赫斯塔完全可以将今晚听到的内容再自行检索一遍。

  按照佚媞的说法,尼亚行省作为一个荒原住民向宜居地过度的区域,早年间经常出现一些宜居地法律不能完全适用的情况,为此,第三区政府在尼亚行省专门设立了一个“庭外法庭”,用于处理那些常规法庭感到棘手的案子。

  通常来说,庭外法庭需要考虑案件中特定的荒原背景来调整判决与量刑,以此体现宜居地的公正和对新住民的体恤。

  所谓“庭外法庭”一共有三位“法官”,任何流入“庭外法庭”的案件最终都由这三位法官进行裁决,与普通法院不同的是,这三位法官不被允许投弃权票,如此便不会出现一对一平局的情况。

  起初,赫斯塔用“庭外法庭”进行检索,符合她预期的结果寥寥无几,在几次尝试之后,她输入“尼亚行省.艾娃.法庭”,一个新名词立即跃入眼帘——

  裁定者法庭。

  “裁定者”这个词让赫斯塔目光一凛,她不由得皱起眉头——无论如何她也是个在第三区长大的水银针,即便尼亚行省不是她的长居之地,她也不该对此毫无耳闻……更何况这还是艾娃曾担任过的职位。

  在粗略阅读了裁定者法庭的介绍之后,赫斯塔才理解了原因。这个法庭自4577年设立,4615年,五十六岁的艾娃成为了裁定者法庭内部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性裁定者。

  4617年,裁定者法庭制度被废除,所有由该法庭处理的案件全部被发回普通法庭审理,所有判决都必须置于宜居地的法律之下。

  赫斯塔算了算,4617年……那时候自己还在短鸣巷呢。

  在关于裁定者法庭的介绍中,“裁定者并非法官”这一事实被数次强调。尽管在“法庭”开始运作之后,几乎没什么人真的在乎这一点。但在“法庭”设立之初,创建者们显然有意对二者进行了区隔,否则也不会专门提出“裁定者”这个新概念。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法官在进行判决时依据的是法律与判例,而“裁定者”们所依据的,则是荒原生活的“公序良俗”。

  赫斯塔几乎立刻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法律与现实生活之间尚存在着巨大的灰域,何况各种约定俗成的“公序良俗”……其间模糊不清的部分,势必会给予一部分人“定义”的特权。

  很快,赫斯塔开始检索佚媞提到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