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零六章:分兵定所向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到了东平侯,已经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的曹化淳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王承恩不想打哑谜告诉黄汉锦州不稳的消息。

  黄汉见二位内相是真心实意来讨教,没有多说什么,但是让他们大可放心,即便反了辽镇祖家军,宁远、山海关人马也足以坚守住关宁防线。

  只不过朝廷必须厚待坚守辽西的将士们,不能让几大万将士们缺粮少饷,也千万不能抽调兵力跟建奴相比处于绝对劣势的“新关宁军”。

  建议朝廷加大蓟镇防区的建设力度,特别要注意大安口、龙井关、古北口等等蓟镇长城关隘,避免重蹈覆辙。

  北方守住外长城防线,西边守住内长城,南边以黄河为界派遣重兵严防死守,使得京畿之地不会再次被建奴蹂躏,更加杜绝流寇烧杀抢掠。

  只要能够确保京畿重地顺天府、永平府、保定府、广平府、大名府、河间府长治久安,大明的根本就不会被动摇。

  黄河真没有藏私,说出的话都是真知灼见,建议皇帝万万不要拆东墙补西墙,严防死守京畿之地,使得这个人口密集区不被兵灾祸及而诞生出几百万流民是底线。

  这其实是在做不到全歼流寇的情况下采取干脆让河南、陕西、山西那些已经被打烂的地方做战场,不惜让那里千里无鸡鸣也要确保京畿之地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两个内相完全听明白了,又讨教了许多如何安民的方法后才施礼道谢后回了紫禁城。

  当天晚上,曹化淳和王承恩就把东平侯的见解回禀天子,崇祯提防、猜忌黄汉是因为黄汉能力超群,黄汉的建议他听得很认真。

  黄汉断言即便祖大寿献锦州投敌,黄沂州、杨大郎、杨大年率领的以蓟镇、山海关、宁远三位总兵节制的人马形成的六七万“新关宁军”足以应对来自于建奴的攻击,固守宁远防线毫无悬念。

  这个结论使得连续几个晚上失眠的皇帝放心了,当晚睡了一个踏实觉。

  第二天早朝,皇帝就直接下旨派遣黄得功带领京营人马四千驻守卫辉府一线,派遣周遇吉率领四千人马协守古北口一带三百里长城,派遣孙应元协防内三关也给了四千京营人马。

  赐予方正化尚方宝剑,赋予这个监军大太监更大权力,他不仅仅提督京营还负责监督整个京畿之地的驻军,发现作奸犯科的将佐可以先斩后奏。

  方正化得到天子重用当然尽心尽力,他立刻带领几个心腹太监和一个千总京营骑兵开始巡视内长城和蓟镇关隘。

  守好京畿之地就是稳住大明根本是东平侯在祸乱不已的情况下提出的新构想,京师所有的文官武将都高调表示支持。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少京官的家小都在京畿之地生活,在管不了其他人安全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自己和家人安全无虞再好不过,支持率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