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_茕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冬阑有点想笑,但硬生生忍住了。

  袁渊感到疑惑;“这是好笑还是不好笑?”

  陈冬阑摇头:“好笑……不,是你的描述好笑。”

  袁渊无奈:“想笑就笑啊。”

  陈冬阑迟疑地说:“……我怕你觉得我是在嘲笑你的家人。”

  “噗----”袁渊被逗笑了,“不要那么严肃啊!为什么你老是怕?没什么好怕的,陈冬阑。”

  陈冬阑愣了一下。

  他大概是被击中了。

  心脏上,从一开始就存在的麻痒愈演愈烈,以至于他不由收紧了拳头,藏在身后。

  初三过得很快。这整一年袁渊都减少了课间打篮球的频率,让陈冬阑觉得他们亲近了不少。

  虽然只是单方面的“觉得”。

  两人常常在上学的地铁上遇到,但是多半只是短短聊上一段就没了。陈冬阑有心和他说话,但是稍一犹豫“该说什么”、“说什么他会感兴趣”这一类的问题,就错失机会了。

  而且就算陈冬阑有完美话题可以和他讨论,袁渊不先开口他也不敢问。

  这种事情,总是第一次不敢,往后就越发不敢。

  每一个“好话题”都被陈冬阑放在心里反复揣摩,最后像被揉烂了的纸团一般丢掉。

  按理说,两人放学也该搭同一班地铁回家,但每晚袁渊都要和好朋友一起打一个小时的篮球,天气好甚至更久。

  至于陈冬阑,比弟弟晚两个小时到家的他不能让家人等他一起吃晚饭,所以会在食堂吃完再回家。本来到家就很晚了,他不能耽搁更久,让妈妈和叔叔担心。

  他有想象过和袁渊一起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然后走进地铁站,再在地铁上挥手分别的场景。

  但从来都只是想想。

  初中毕业后,他们升上了同一所高中,但是分在不同的班级里。

  自我介绍时,陈冬阑第一次当众发言却挺直了背,没有脸红,也没有心跳如擂,更没有结巴。

  他心里只有袁渊和他说过的----“你大声一点,再把头抬起来点。”

  还有,“没什么好怕的,陈冬阑。”

  第十四章

  “有谁参选这一次校园艺术节的主持人?举手我登记一下。”

  班会上,文娱委员如是说道。

  正在埋头做物理卷子的陈冬阑将手举了起来,但另一只手还在草稿纸上刷刷演算。

  “不是吧,陈冬阑?”文娱委员有点难办,“你这个名字我不太好给老师报上去啊……”

  在全班同学的认知里,陈冬阑是一个木讷的书呆子。虽然这个书呆子特别热衷于回答问题,几乎每一堂课都会举手发言,但其刻板的姿态和生硬的语气让大家没办法给他联系到主持人身上去。

  陈冬阑抬头:“有规定我不能报名吗?”

  文娱委员苦笑:“没有……好好好,我给你记上了。”

  她没有生气。因为陈冬阑这句话是很认真地在疑惑有没有规定他不能报主持人,不是在挑刺。

  第二天中午,陈冬阑收到了初选的通知。

  几十个学生在阶梯教室里等待,吵嚷声中,陈冬阑四处张望,找到了站在讲台附近的袁渊。

  他在跟别人说话。

  陈冬阑往前走了一点,但不敢太靠近,而是在离他差不多五步远的地方坐了下来。

  过了一会,袁渊看到了他:“陈冬阑?”走过来打招呼,“你来选主持人?”

  陈冬阑点了点头。

  袁渊凑近了些,有些神秘地说:“准备一下应对麦克风故障,或是台本出错了之类的问题。”

  陈冬阑有点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袁渊笑出声来,并非嘲笑,有点像家长苦恼地看着自己孩子犯傻:“老师透题了,快做好笔记。”说着,摆了摆手走开。

  陈冬阑望着他的背影,就算他消失在那个方向,也发呆一样看了很久。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