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章 归去来(十六)_盛唐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如果从伤亡数字看,这一战说不上谁占便宜谁吃亏。

  固然从战场检点的敌人尸体判断,这一战杀伤的联军不下两千,但是玄甲骑的折损也差不多是这个数。

  如果没有后续损伤的话,双方基本就是一个换一个,谁也没占到便宜。

  当然,由于联军投入的兵力更多,玄甲骑能打成这样已经不容易。

  可是战争本身并不是一件讲道理的事情,不管有任何背景或者理由,最后都是用结果说话。

  这次玄甲骑有徐乐坐镇李世民领兵,可以说是主力尽出,依旧打成个不胜不败,对于唐军来说其实得算个挫折。

  但是自从大军回营之后,军中士气反倒是比之前更高,就连屈突通、侯君集这些之前反对出战的,也都改变了态度,成为了徐乐的支持者,而且也在一力主战,支持徐乐的战略。

  他们虽然各有立场,但总归都是军将,都是经历过战阵的,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也不是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军中情形的纨绔。

  联军越是能打,就越是得和他们打。

  如果真的闭门不出,士气才真的会低落。

  而且李世民说得很清楚,扬武堡都那个模样了,依旧拿出粮食支持自己,就说明民心确实在自己这边。

  若是因为畏惧战争失去民心,那么下次突厥人再来的时候就真的难办了。

  必须把突厥人逼退,把民心争取到自己这边,让百姓坚信朝廷可以护自己周全,后面的事情才好做。

  敌人越强这一战越得打,否则就只剩下挨打的份了。

  屈突通心里都有些后怕,如果真的按照自己所说,和突厥人打消耗战糊弄过眼前。

  那么下次突厥大军再来的时候,恐怕李唐大军真的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若是让三军都认定突厥人不可战胜,只能通过防守来逼退他们,日后突厥铁骑南下之时,大唐就没有可战之兵可供御敌。

  换句话说,徐乐这一战重要的不是歼敌多少,而是给唐军凝聚信心,让唐军不至于失去和突厥人野战的勇气,这远比敌我杀伤数字来得重要。

  唯一心存怨念的就是长孙无忌了。

  他的怨念倒不是这次扬武堡之战的收益,而是一口气折损了近两千玄甲骑,这个数字让他着实肉痛。

  长孙不是军汉,他算账跟屈突通那帮人可不一样。

  他在意的是重新补充这么一支部队得花多少财货,又得用多少时间训练。

  而这些都是二郎手里的本钱,如果就这么赔光了,日后可怎么办?

  何况打这一仗还不算完,居然还要继续打,这不是败家么?

  趁着徐乐不在帅帐,长孙一头溜进来小声嘀咕着:“徐乐一介武夫,做事全凭自己快活根本不管其他,二郎你可不能学他。

  这些兵马是咱的本钱,千万不能由着他败掉!现如今的情形你我心里有数,若是咱们手里没兵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