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身毒妙法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种情况下,国子尼的办事效率大幅下降,让刘备感到不太满意。

  那些庸才怎么样都无所谓。

  才能不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三观不正。

  在刘玄德看来,这群家伙大部分已经无药可救了。让他们做文书工作,勉强算是废物利用。

  但是国渊就不同了。这位师弟的优秀不单单体现在他的能力与道德水平上,更体现在他的潜力,以及观念上。

  这是一个有潜力,可以成为非常优秀的行政官员的人。他的未来成长可以期待。

  更重要的是,他与那些三观几乎无法改变了的庸才不同。在刘备身边,他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最终成为刘玄德的同路人。

  就好像现在。刘备的话,让国渊若有所思。

  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他忍不住说:

  “别驾是否觉得,父老的期许比世人毁谤更重要吗?”

  “是的。”刘备点头:“这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比对民众的责任更重要的了。

  与之相比,名声不过是身外之物。”

  “嗯……”

  国渊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那么别驾。”他又问道:“别驾认为,应当如何治理国家?”

  “这是个大题目啊。”刘备笑了笑:“就算说上三天三夜恐怕也说不完。”

  “随便说说就好啊,玄德公。”国渊说:“法家讲以法治国,儒家追求仁义,黄老说无为而治……玄德公觉得如何呢?”

  “我觉得啊。”刘备说:“如果治理国家这么重要的事情,真的能浓缩成一句话的话,未免太过儿戏了。”

  就在他们说话的同时,周围的其他从骑也看了过来。似乎大家都想听刘备说些什么:

  “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一点,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呢?”于是刘备想了想,便决定和他说点什么。

  “这个……”国渊想了想,然后说:“应该是致太平吧?”

  “太平。嗯。”刘备点点头:“是个好答案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平安的生活下去,就比什么都重要吧。”

  “……”

  听刘备这么说,周围的人们都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样子。

  经历了黄巾之乱后,体会过战争的破坏力的人们,想必对“太平”更加渴望了吧。

  “但是,太平。或者说。‘平稳’也有不同的。”刘备继续对国渊说:“你知道身毒的制度吗?子尼?”

  “不知。”国渊很老实的摇头。回答自己不知道。

  “那里执行着一种叫做‘种姓’的制度——你应该听说过陈隐王(陈胜)的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吧?”

  “对的,那么……”

  “在身毒,就是王侯将相皆有种矣。”刘备的语气略显怅惘:“不单单是王侯将相。官员,牧守,乃至乡里亭长都有种。农人有种。工人有种。奴隶有种,贱民亦有种。农人种,种麻的只管种麻。种稻的只管种稻。工人中木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