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性究竟有多重要?_极品小侯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背景设定篇

  对每个有过长年阅读经历的读者来说,写评几乎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随便翻翻作品,找几个错字病句,寻几处逻辑漏洞,指指点点的一篇评论就出炉了。

  像这样点评的方式并不在少数,评论者说不定还会被看成是眼光老辣见识卓越,碰上脾气好又内向的作者,甚至还可能诚惶诚恐感激不尽,虽然他几乎没法从这样的评论里找到什么样有用的东西。

  合理性的失误,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给某些读者造成阅读障碍。但是,就如同编写大型软件肯定会存在bug,就如同长篇文稿肯定会有错字率,就如同电影大片肯定会有穿帮镜头,对于动辄几十万字乃至数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来说,没有作者能从技术性上完全杜绝合理性的欠缺。

  小说成功的关键,合理性并非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说不适用于“木桶理论”,即最糟糕的部分代表整体水平,而是适用于“指尖理论”,最精彩的方面能吸引到多少读者。

  如果要具体分析为什么合理性层面的失误不会给小说的成败带来必然倾覆,话题会很长。这次先从小说的背景设定来说一说合理性的影响力。

  很多人看小说有自己固定喜欢的类别,首先会从题材分类中去寻找。一部小说应用的背景,是历史朝代,还是科幻未来,是江湖武林,还是奇幻大陆,世界资料的准确完善,固然决定了能不能把特有的世界观氛围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如果设定的事实和现实不符,其后果也并没有通常所想的那么严重。

  武侠和奇幻的背景设定比较好说一点,这类小说的读者认可作者是设定的上帝,不会有什么固定的规则限制。比如说,大多数奇幻世界里精灵是尖细的耳朵,某个作者却在某书中将精灵设定成了米老鼠式的圆耳朵。这当然不能说精灵有着圆耳朵就是事实错误,就是不合理。只能说,如果考虑到大多数人习惯于接受长耳朵的精灵,从迎合读者口味的角度上来说,设置成圆耳朵是一项糟糕的营销。但是如果这个作者有足够的能力,围绕圆耳朵这个特点设计出许多趣味盎然的细节,写得有声有色,结果圆耳朵反而成为了他书里的一个重要卖点。

  但是如果是以现实历史为背景的小说,读者的挑剔性和容忍度就差得多了。比如说,“战国时代竟然冒出了鞭炮”“三国时期就有蹴鞠了吗?”“宋朝的时候哪来的花生?”……只要拿出历史考据的精神来搜索细节,马上就可以找出天雷阵阵。不过,这样的错误真的要紧吗?

  这个问题,其实金庸同学已经在注解里谈过这个问题了。“蒙哥大汗同学是死于四川,为了增添小说的趣味性,安排在襄阳城下被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