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洛阳纸贵,书与老婆恕不外借!_重生回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愿的把书扔给他,打开一看,里面第一页还写着“书与老婆恕不外借”。

  有的知青同志收取到亲人寄来的收到丛书之后,不是兴奋,而是懵了。

  一捆书,一看就发昏了。

  只有一个月,只能看多少是多少了,于是很多人快速地开始一本一本地啃,一道题一道题地先做。

  二狗子周耀天也受到了那位“女友人”的丛书,鼓励他今年就参加高考,这家伙现在是羡慕死了张高兴。

  以前看张高兴看那些高中老课本,那玩意看得有啥用,不如看《红岩》小说,一个月后就是高考啊,他感觉自己没戏,自己这太仓促了,早之前他知道高考恢复的消息准备明年试试的,今年太忙了,那个厂子里自己再那些老师傅和原木器厂工人之中传达,因为两边他都熟,有时候朱厂长和刘副厂长的话都没他的话好使,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是张高兴厂长的哥们,两头现在都是叫他周主任哩。

  神州大地一样米百样人,有人不信邪,觉得一个月可以拼一把,在工厂轰隆隆得机床声音旁看书做题,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场突如其来的高考对老三届是比较有优势的,虽然他们年纪大了点,都三四十岁了,但是当年高考在他们那里戛然而止,不少人之前是读了书的,再回忆十年前的知识,虽然不少忘记了,但是底子还有一些在,再加上这次高考毕竟突然开龙门,他们也是最有优势的,而事实也是如此,第一年高考录取的学生大部分是大龄学生,不少是结婚生了孩子,有的甚至与孩子一起高考。

  不久之后他们成为第一批幸运儿,告别妻儿前往大学校园。

  他们的妻子送了又送,叮嘱了又叮嘱。

  不过他们紧紧只是有些小优势而已,十多年没再碰过书,基本都还给老师了。

  最大的优势是张高兴这种,多年准备的,除了张高兴,还真有这种人。

  看来任何时代都不缺乏等待之人。

  高考前的一个月许多人才拿到教材,但是这一个月很多人抱着无限的希望……公平的大门打开,他们要珍惜机会。

  1977年高考对个人是机会,积聚了太多的期望,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更是这个国家的时代拐点。

  恢复高考后的消息在神州大地上刮起了旋风不久后,就是报名时间了,张高兴报名了,罗罗老师也报名了,张高兴也让二狗子试试,试试就试试吧,大家谁跟张高兴那样啊,估计都是瞎猫碰死耗子,说不定来个意外之喜,报考理科他自认为没戏,文科他是有戏,平时就喜欢看文科方面的书,除了地理数学,其他课,他周耀天还是很有信心的。

  彭埠镇高中安排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在彭埠镇中心安排镇青年报名。

  张高兴来到报名点。

  桌子前面贴了一张大字宣传报,高校招生报名点。

  “同志,欢迎你来报名。”

  “你是哪里人,叫什么,现在多大了?”

  ……

  交了五毛钱的考试报名费,报名成功。

  报名后没多久,张高兴敢去东杨县城拍了准考证照片。

  不久后拿到了他的准考证。

  一九七七年大学及中专招生文化考试准考证

  考区:东杨县

  编号:40897号

  类别:文科

  姓名:张高兴

  考试地点东杨县京西中学1103教室。

  上面有鲜红的盖章东杨县招生委员会。

  当然上面还要张高兴土帽的黑白照片。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