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93 傲娇的九一研究院_智能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热化,公司要发展,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及工业机器人才是发展的主流。数控机床只是这里面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而已。

  “目前工厂操作工一共862名,年均工资大约在8700左右,今年可能会进入一万……”唐静对于这些数据情况掌握的非常清楚,她就知道这些数据云非是最喜欢问的。

  公司多少设备。各种人员构成什么的,这些都是他们必须掌握的。在别的工厂里面最高管理者可以不用知道,但是在云非手下干事,如果连这样最为基本的情况都无法掌握。云非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给一脚踢出去。记住这些,不需要花多少时间,但是却非常有用,这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老板。而是这些东西可以让他们掌握整个工厂的情况,做出最为合理的工作安排。

  “如果进行你说的这样的自动化改造,需要多少成本?到时候又需要多少操作工?需要增加多少技术人员?”一个管理者。提出一个方案,就必须得把方方面面的东西都给考虑清楚。

  这样的管理者才可能成为优秀管理者。

  “这……”唐静顿时就语塞了。

  她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样的投资方案,她认为公司董事会根本就不可能会同意。国内目前自动化虽然开始兴起,但是并没有多少老板愿意采用这样的方式来生产。毕竟这样的方案,一开始所需要的资金可不是任何公司都可以拿出来的,而招工人不一样,即使工人工资高一些,每年也不会需要多少成本。

  “唐静呀,你也是咱们公司的老人了,从最基层一步步地爬到现在的位置,咱们公司跟别的私营公司情况不一样你难道不知道?”王庆丰自然是知道唐静怎么回事。

  这个也不能够怪她,毕竟她只是一个女人,当塑料制品厂的厂子也就到头了。

  这事情是关乎一个眼光的问题,如果是在没有欣凯兴散热片厂的成功案例在那里,王庆丰估计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方案,一开始就大手笔地投入,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只是需要很少的维护成本就行了。如果把青蛙给放到滚烫的水里面,估计一下子就跳出来了,而要是把它给放到冷水里面,然后慢慢加热,这青蛙最后还能够跳得出来么?

  人也是这样。

  只有那些非常理性的人,才会认真地去算账。

  不理性的,一看前期就要投入数千万甚至上亿的成本去干一些感觉没有多大用处的改造,还不如一年花费几百万招聘工人来得划算。只有舍得一开始投入的时候就对比成本,考虑到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后的人,才可能把公司做大做强。

  云非就是这样的人。

  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各种人才的储备都是不计成本,各种技术开发同样也是不计成本,所以,现在不管的欣凯兴还是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