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4 涉及军工的高温炉项目_智能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不能装太多。一般都是五到十公斤),放入上貌似是一百七十兆帕的等静压中保压超过半个小时,再用立式车床车制外形,此为粉车工序。

  粉车。非常关键,因为这时候的工件受到外力稍微大一点,就会散架。

  粉车之后,脱模。风险非常高,一个直径330mm的大坞坩埚,粉坯直径超过370mm(粉末冶金的产品收缩量非常大)。装粉重量超过四百公斤,脱模的时候,全靠粉坯外面的橡胶套以及钢套的径向力轴向拉扯把坩埚粉坯利用里面重量超过三百公斤的模芯自身的重力缓慢地把粉坯取出来。稍微不注意,粉坯就碎掉了。

  粉车之后是进入高温炉在2250度的高温中烧结。

  最后再经过机械加工,从而得到大坞坩埚。

  机械加工也是一个难题,一般的刀具大部分的成分都是钨,也就是说用钨来加工钨,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当然有人说还有比钨更硬的刀具,比如金刚石刀片,立方氮化硼之类的。

  对于这样的想法,云非只能笑笑。

  钨是一种非常耐磨而且耐高温的材料。金刚石以及立方氮化硼这样几乎是在零件表面晶粒结构内切削的刀具,加工一般材料那是倚天剑、屠龙刀级别的神器,但是对于钨制品这样的超难加工材料来说,估计就相当于用石器时代的骨刀或者石刀砍骨头。

  大钨坩埚的加工,国产的刀具在粗车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当时云非他们试验了各种各样的刀具,最后选定ys8的国产刀具,不仅成本高,加工效率好,吃刀深度能够达到单边1-,对于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而精加工,就只能选择鬼子生产的,或者美国的超细粉末合金刀具。小小一条5mmx5mm,100mm长度的刀条,不含税,400人民币!这个还是友情价,在日本或者美国没有门路的人根本就买不到。

  国内市场上是找不到这样的神器的,要不是当年云非所在个公司跟日本有一家钨钼制品的合资工厂,他们在精加工上,也无法跟国内其他那些公司进行竞争。

  对于难度这样大的项目,那个投资,不是短时间内的九一重工能够承受的。

  可这个关系到第三代智能手机以及一些高档的数码产品,跟芯片的升级换代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要想实现蓝宝石以及单晶硅这些产品在这个年代的中国进行制造,即使再大的困难,也得搞。

  不然,一旦芯片公司让世界所有的国家感到蛋痛,那最为重要的硅原料,肯定得被犹太人控制下的米国给掐断。

  把自己脖子伸出去让别人掐,对于现在的云非来说,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不过这事情,怎么来看,也不能是自己一个私人公司能够完成的。没有国家的支持,没有国家的大量科研部门投入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