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 机器人试验(二)_智能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操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取得成果。

  “艾老,我知道您担心什么,放手研究吧。要是缺钱,我来想办法,但是我们的全自动化。必须要不断地进行下去。这是整个集团公司的重点发展战略。”云非明白艾德荫的意思。

  这个项目,不仅仅是来自国家机器人研究中心的权威艾德荫反对,就连司徒贺云这个以及孙麟这两个为九一重工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师,同样在反对这样干,他们认为云非这样是好高骛远。

  “不仅要完成自动装夹拆卸。物料自动转运,加工自动完成等的研究,咱们还得在设备上面想办法,在刀具磨损之后,完成自动换刀片、自动对刀的动作……”

  几个头发早就花白的老院士都郁闷了。

  没想到,他们不过是劝说云非把这个项目的目标缩小一下,尽早地推向市场,收回投资。

  哪曾想,云非不仅没有同意,反而要求把这个制造系统的目标提高。

  仅仅目前的这个程度,要想实现产业化,推向客户,起码都得五六年的时间,要是再加上自动物料运输系统以及加工刀具更换的自动化,也不知道十年能不能完成。

  云非要想的,是打造完全无人化的生产车间!

  这一点,从事这个项目研究的研究人员都知道!

  没有谁能够想明白,云非为什么要这样干。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但是他们不知道,再要不了五年的时间,中国这个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就会开始大量缺乏有着熟练技能,丰富经验的技术工人。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规模,每年培训出世界最大规模的技术工人队伍。

  然而,这些技术工人,真正干这一行的,却非常少。

  云非原来认识一个跟他年龄差不多的数控车工技师,据那家伙说,他们学校在他们那一届的数控专业一个六个班,每个班九十多人,数控专业加起来超过五百人。

  然而,毕业的时候,选择这个行业作为工作的人,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等到一年之后学校调查,他们这一届,还在从事这个行业的,已经不足百分之十,而从事这个的,大部分的人,已经转向了管理、技术等岗位。

  那家伙有个同学,技术超牛b,在考到技师资格证之后,就果断放弃了这个行业,转而去摆地摊了……

  由此,可以想象在未来中国的机械制造行业会有多缺人了。

  甚至,很多的机械厂,出现设备大规模限制,加工业务堆积如山的情况。造成这样原因的,就是中国机械技术工人大规模地流失。

  这里面有着多大的市场?

  仅仅只是想一想,就让人能够激动得颤抖!

  所以,只要谁掌握了先进的控制技术,谁就能够大规模的占领市场。

  你们公司缺人?

  没问题,只要你们有足够的工程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