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9 超过五百亿的投资项目_智能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蒋建兴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告诉了云非。

  他们舅甥两平时很少沟通,以前也没有什么投资决策上的分歧。而且各种战略都是根据云非制定的搞的。

  但是现在蒋建兴觉得麦伦老头说的没有错,要让整个集团公司不依靠云非一个人支撑。就必须搞去云非化,这些日子云非不在,正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舅舅,你觉得,我们的九一重工集团以及小麦厂、星梦基地这些公司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云非第二支烟抽完最后,准备点第三支的时候却被李璐把烟给抢过去了,无奈地叹息了一口气之后,才一脸平静地对蒋建兴问道。

  除了物流公司以及建筑公司不需要什么技术,整个云氏产业能够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快速扩展壮大,全都是靠着技术碾压竞争对手。

  “确实是靠着先进的技术在生存。但是这跟我削减九一研究院的研究经费也没有什么冲突吧!研究院很多的研究人员利用上班时间搞他们自己的项目,使得主题研究项目进度缓慢,我这样做难道错了?”蒋建兴对于这个早就看不惯了。

  “而且,那个机器人项目,照着现在的进度,再投资十亿估计就不够吧?五年之类无法见到效益吧?咱们的五轴搞了多久了?被你定位研究院下一任负责人的邓兰青把所有的精力都给放到了那上面,五轴加工中心什么进度她都不知道!”

  邓兰青可是负责人呢!

  五轴加工中心可是整个研究院最为重要的项目。

  其他的公司基本上都是靠着九一重工给支撑起来的,而现在国内数控机床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是九一重工不能在短时间在高档机床市场上取得零的突破,面对国内其他的数控机床厂为了应对九一重工这只大老虎,把国外的群狼给引了进来,这就让九一重工很是头痛。

  去年因为云非的降价策略,使得九一重工在中国新增数控机床市场上占据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他的国营数控机床厂找上面的主管部门无果之后,纷纷推出自己的策略,降价的有之,引进技术的有之,投入重金进行新技术开发的同样有之。

  这样的情况,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

  原来九一重工降价策略抢来的大量市场份额因为他们的产能不足以应对,云非又不同意大规模地扩大产能,这就使得这些市场逐渐被同行们抢了回去。

  现在整个九一重工每年生产的加工中心产能只有四千八台,斜床身精密数控车床的产能只有两千四百台,简易数控车也只有六千台……

  这完全没法跟上市场需求。

  原本给九一重工做代工的东北一机这些厂纷纷因为九一重工的降价策略而拒绝再签新一年的合同,九一重工六千台简易数控车床的产能也是大幅度下滑。

  而首都一机同样如此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