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五章 符文玉简_仙途凡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加顺畅,对成符有些帮助。

  在符版的背后还刻着几个小字,不注意来,是几个篆体小书,“清阳子制”,恐怕是这枚符版的制作者了。而在自己的作品上打上名字,这也是数千年前修仙界的通行做法,那时只要是制符师之类的炼制师,就有资格留下名字,而一些出名的大师作品,卖价更是远超旁人,同样的东西只要出自大师之手,价格上翻番是常有的事。

  现在的修仙界也保留了部分这样的传统,不过只有成名的大师才会这样做,普通的炼制师打上名字也只是徒增笑柄,究其原因怕是整体制作工艺下降的缘故,还有现在的炼制师资格也要容易得多,基本上掌握了一些技巧,炼制出了几个像样点的东西,就可以到商盟获得称号,导致现今各种“师”泛滥成灾,甚至沦为一些宗门评价弟子的标准,

  比如离火门就有这样的规定,只要获得了炼丹师之类的炼制师称号,就可以直入内门成为内门弟子。曾经在行业中至高无上的师级称号,竟然成了一家小宗门晋升内门弟子的先决条件,不知数千年前的大师们会作何想。

  方言有些恶趣味地想到,若是他日自己考上了制符师,也在制作的符箓上留下几个字,“方言出品,信誉保证”,嘿嘿,不知到时卖的怎么样。

  符版还是要等自己水龙术进展之后,才能派上用场,方言将其放在一边。随后又拿起了几样制符材料,细细的端详,虽然这些东西早已灵气流失严重,跟普通的凡物差不多,可是还能从其中时的制作工艺,对方言以后制作材料时颇有助益。

  最后方言拿起了那枚玉简,好奇地来。里面大部分地方依旧是灰蒙蒙一片,什么也,这枚玉简的功用只怕丰臧岳也研究过不少次,他至今也不见端倪。

  那处唯一可以地方,全是由各种纹路形成,而据丰臧岳所说这枚玉简是和其他东西一起被发现的,那就是制符有关的东西无疑。那些灰蒙蒙的地方倒像是被禁制遮盖,既然是传下了玉简,可为何又把大部分的地方给盖住了,只留下小小的一部分,这样做又是何意。

  难道这枚玉简里记载了一种高深的符箓制法,可方言没有听说哪种符箓制作会如此的繁复,虽然大部分地方,可只凭估算这枚玉简记载的内容之多,若真要完成制作,只怕非人力可为,方言就不信这清阳子会如此逆天,只下的其他物品,方言也不相信玉简中记载的是一种符箓制法。

  可这东西到底是什么,难道是符文么,这倒是有可能,那些无规律的乱纹,可不就像是一些符文。这让方言想起了一些古书上的记载,以前的人修习符箓之术,都要从基础的符文开始,待花费多年时间,弄清了各种符文之后才可下手制符。

  而现今则不一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