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暴风雨后,却不一定是晴天_苍空战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开五十二区半个多月之后,大概是布里多瓦与米德特鲁加两国主力舰队的前哨战发生后的第三天,月光舟终于快要脱离风暴层了。全/本/小/说/网

  在这半个多月里,月光舟一直在绕着一个恒定的垂直中轴向下飞行,飞过的路径刚好形成一条自五十二区出发的螺旋线,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降下,是因为如果下落的速度太快或者干脆采用自由落体式的下落的话,月光舟的船体就有可能倾覆,翅膀也很可能因为下落过程中空气的巨大阻力而折断。实际上艾斯柯佳妮的飞船在进行垂直运动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类似的航行方法,更有一些商船在跑对时间要求不是那么苛刻的下降航程的时候,会故意绕上一圈,路上干点别的差事赚外快什么的……所以降下航行一般也被走天空的人称为“下坡”。

  比起艾斯柯佳妮的普通船只,月光舟这个坡可是要陡很多(意思就是月光舟降下的速度更快),但是依然用了半个多月才从五十二区这个位于风暴层中上部分的中转站降下到了风暴层的底部----准确的说,他们其实在一天多以前已经脱离了风暴层的云层,现在只不过是航行在风暴层留下的大雨中罢了。

  随着月光舟进一步下降,周围的气温也在逐渐的升高,再加上下层空域常年不曾停息的风不断的将水分从雨幕中夺走。笼罩在月光舟周围地雨幕渐渐的变得稀薄。

  徐向北对越过风暴层之后高度越低气温越高这点感到很奇怪,明明在这之前还是越往下越冷的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重大的转变呢?对此恩莱科给出的答案是,作为整个天空的基底的无尽云海正在向上散发着热量,而对于为什么无尽云海会向上散发热量船上的“自然科学”权威莉诺卡和船上的活动资料库希达都给出了“原因不明”这样地答案。于是徐向北就只能感叹,异界就是异界,什么东西都和原来的世界不一样。

  还有一点让徐向北感到惊奇的就是,下层空域的光源。

  说起来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徐向北是在月光舟快要穿过风暴层了的时候才突然想到这一点的。在风暴层内部的时候都已经是如此暗无天日不见阳光了,那么位于风暴层下方的下层空域岂不是整日整日的笼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

  这个疑问随着月光舟脱离风暴层而烟消云散。

  下层空域地天空是一片支离破碎的灰色,抬头仰望的时候只能看到风暴层那灰色的云层,这些云层当中布满了月光舟在风暴层中航行时碰到过几次地那种“云间峡谷”,透过那些“峡谷”进入下层空域的阳光使得这些缝隙在抬头仰望天空的人们看来,像极了树叶上地叶脉----这是浪漫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地说法,现实主义者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