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六章 百年会谈 二_大时代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税一年六七千万,可大清的财富呢?几百个七八千万也有的,这也是为什么列强各国盯住大清市场不放的原因,大清的商业领域太过单调了,虽说洋务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但那些个商业,在别人眼里是个买卖,在李大成的眼里规模太小。

  大生纱厂,投资不过六十万两,加上后期募股,也不过一两百万之数,这是大清最大的一个纱厂,其他的纱厂规模还不如大生呢!这样的厂子,大清四万万人口需要多少个?几十上百个也不算多,机器纺纱在大清还不能称其为一个产业,只能算是有几个机器纱厂而已。

  同样,盛宣怀口中所谓的航运业,几十条船就是航运业了?大清从南到北船工、水手有多少?几百万不止,一条船一百船工、水手,几万条船,这才是航运业。

  靠着几万锭纺锤,几十条船就称王称霸,差的太远太远,至于工业,汉阳铁厂也不算是,各处的兵工厂算是有些样子的,但还是规模太小,不足以支撑这偌大国家的崛起。

  连公路网都没有,铁路也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各处的所谓官道,在府县周围还有些公路的样子,出了城池,绝大多数官道,只能算作是乡间小路而已,这些才是大清与列强的差距所在。

  “二爷可否助杏荪一臂之力呢?”

  “自然可以的!

  这样吧!今儿个咱们不谈了,明天你带着张弼士、孟洛川到微山岛,咱们几个好好的合计一下如何?”

  盛宣怀若是脱了官商的帽子,李大成是不介意跟他合作的,对于盛宣怀、孟洛川李大成是详细了解过的,张弼士那边因为渠道的缘故,李大成这边只知道一些大面上的事儿,孟洛川李大成要用的是他的名声,张弼士李大成要用的是他在南洋的人脉,与盛宣怀合作,他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面。

  盛宣怀虽说是官商,但在商业领域他是颇具开拓精神的,大清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轮船招商局,第一个使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矿山大冶铁矿,以及第一家铁厂汉阳铁厂能运营下去,盛宣怀是功不可没的。

  商业有成之后,办学校、做慈善,虽说盛宣怀在后人眼中颇多争议之处,但是掩盖不了他的能力的,若是真能与盛宣怀携手共进,李大成的一些计划,至少可以提前一两年完成。

  譬如说开设矿上,大冶、萍乡,盛宣怀是有实际经验的,在机械设备的购置上也有门路,山东淄川有铁,只要盛宣怀是真心实意的合作,相信,有一年的时间,淄川铁矿、铁厂就会建成雏形的,只要没有官场的羁绊,怎么合作,李大成这边是无所谓的。

  “二爷要如何助我?”

  李大成的话,并不能让盛宣怀认可,再怎么说。他也是身家千万的大官商,只凭可以两个字,不足以让盛宣怀心安的。

  “你说要让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