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七章齐魏两军的决定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将田横和魏将魏豹,几乎是同时接到了张耳的出兵请求。

  信中列举了秦国一贯的连横之术,分析了秦军各个击破的战略意图,也总结了此次楚军失利的教训,恳请尽快起兵,与诸侯军在巨鹿城下汇合,同秦军决一死战。

  田横接到信后,立即约请魏豹来齐军大帐,共同商议下一步行动方略。

  齐魏两国此次出兵,几乎是不约而同,而且一直协调互动,配合默契。

  从两军相邻扎营,到粮草互相接济,再到及时通报彼此的行动,可谓合作无间。

  其中的因素,与两国一向交好,尤其是几个月前,齐王田儋为援救魏王咎,战死在临济有关。

  在那一场战役里,齐王战死,魏王自烧杀,而现在的田横和魏豹,又都是殉难之王的兄弟,此次共同约定出兵救赵,相互照应,协调一致。

  两人见面,寒暄已毕,作为战场上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自然绕不过前日秦楚之战这一重要话题。

  魏豹感慨道:“此次秦楚交战,楚军败之迅速,实在有些出人意料。”

  “以当时夺得漳水大营的势头,和项羽历次在对秦方面的战绩,原以为此次两军要相斗一些时日。”

  田横不以为然:“此次楚军之败,是必然的。”

  魏豹不解:“将军何出此言?”

  田横道:“楚军未等与秦接战,已先自乱。项羽矫诏杀了军队统帅,自领其军,本身士气就不高。”

  “试想,那怀王见宋义已死,已无法遥制其军,不得已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军中必有宋义的部属,岂能服气。”

  “未等临战,而相互残杀,岂不是军中大忌吗?所以,项羽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魏豹这才想起,齐王一向对项家不感冒。

  临济一战,齐王亲自领军,倾举国之兵,援救魏国,而在定陶之役,对于项梁的求助,齐国却视而不见。

  项梁死后,到了此次怀王令宋义领军北伐时,齐国立即派出田横带军前来响应。

  同时,又聘请了宋义之子宋襄为齐相,这样的跨国友谊,却唯独排除项家在外,不能不说是项家在诸侯中的名声问题。

  最起码,齐国对魏、赵的救援,是肯出力气的。在楚怀王那里,齐国也是很给面子的。

  至于到底什么原因,诸侯的贵族间形成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恐怕不仅是由于几百年来各大氏族之间的恩怨,也许还有很多不足与外人道的渊源。

  魏豹不想深究这些,于是将问题回归到战术层面上:

  “可是,那项羽毕竟是项燕之后,又深得项梁的真传,按理说,也是能打之将,奈何经不起秦军的一战呢?”

  田横道:“原因只有两个,粮草和武器。”

  “战争的三要素人、武器和粮草里,两项都出了问题,岂能不败?”

  “项羽杀了宋义后,楚怀王对前线的支持,自然就没有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