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四章 秦王的荥阳战略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王在巨鹿之战取得胜利后,从战略全局考虑,将兵力一分为三。

  一路由王离带领长城军,在补充了部分兵力后,总数达到十五万,即刻返回塞北,止住冒顿单于日益增强的对北部边境的蚕食。

  一路由韩信新组建一支五万的队伍,清剿赵境的残余势力后,再向东北,进攻燕国。韩信的兵力虽少,但秦王对韩信的能力心里有数。此次,让其独立统军,也是对其的一次考验。

  最后一路包括新军在内的十五万秦军,由秦王亲自统领,回师关中。

  秦王命大将军王贲总领三军,御史大夫尉缭随军参赞军机,郎中令盖聂负责情报兼掌秦王卫队龙虎营;

  卫尉李巴统领新军,将军蒙原主掌步兵,将军王威统领骑兵,将军王元统领水师及炮兵。

  在休息了三日后,秦王的大军离开巨鹿,向荥阳进发。

  王贲为了尽快抵达荥阳,将大军分为两路。

  水路,由水军统领王元组织所有战船,将步军和辎重沿漳水入黄河,直下荥阳。

  陆路,由新军统领李巴和骑兵将军王威率领,即日启程,沿驰道向荥阳疾驰。

  荥阳,战国时期原属韩国,地处中原,所谓的天下通衢之地,处在东西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上。

  荥阳的西边是洛阳,南眺中岳嵩山,北濒九曲黄河,东接新郑,自古就有“三秦咽喉”之称。

  始皇统一后,在韩地设置三川郡,郡府即在荥阳。

  秦王之所以认为荥阳重要,主要有以下考虑:

  一是,中原最重要的粮仓——敖仓,就在这里,若敌军得到这些粮草,势必会增加敌军的气势,守敖仓则必守荥阳。

  二是,可以借助成皋之险,守护三川谷地,挡住诸侯军向西的进攻。

  三是,荥阳位于东西交汇处,水陆交通都很便利,便于秦军随后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对诸侯展开反击。

  事实证明,秦王嬴高的判断是正确的。

  当蒙原带领的新军步卒,乘王元的水师舟船,先行在荥阳东靠岸,开进荥阳的时候,传来了开封城失守的消息。

  蒙原立即组织新军,在荥阳东安下营寨,设置防线。

  次日,在龙虎营的侍卫下,秦王赢高带领王贲等将,乘楼船抵达。

  荥阳城守杨熊,带领一众文武,亲临荥阳东码头,迎接秦王舆驾。

  秦王进入郡守府,在府内安下行军大营。

  三川郡守原为李斯的长子李由,曾经在此抵抗了吴广十万大军半年之久的围攻,城池巍然不动。由此,造成吴广内部意见不合,部将田臧杀死吴广,起义军由此溃败。

  随后,李由主动出击,带领秦军四处扑灭郡内各县的起义之火。

  虽然连战连捷,无奈起义的县太多,一个李由也生不出三头六臂。

  加上当时咸阳正值胡亥、赵高惑乱之际,朝廷对荥阳的支持不力,在守卫雍丘时,因寡不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