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六章围攻南郑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巴这次对于进攻南郑,不再搞什么“围三阙一”了。因为他知道,此时的巴军仅剩此城,即使给他们留个口子,有了汉中的教训,也不会再逃。

  在现在的秦军中,与韩信的很少攻城不同,李巴偏爱攻城。

  但李巴的攻城,绝不是蛮干强攻。

  一般情况下,他会采用“围三阙一”的战术,充分利用攻城达到其战役目的。

  在攻城的前期,一定会借助炮兵,先给城内的守军来一顿石弹大餐。让漫天的炮石,对守城敌军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摧毁守军的意志。

  将城墙摧毁后,再依靠防护严密的铁甲军攻城。

  这样的进攻是碾压式的,失去了城墙的保护,加上防守意志的崩溃,城内守军往往会选择出逃。

  而这,正是李巴想要的效果。

  攻入城内的铁甲军,快速尾随追击。

  在“阙一”的另一面,李巴必定会埋伏下劲旅,对逃出城来的敌军,进行截击。

  这种截击,李巴又往往策略地命其放过头部,从两侧拦腰进攻。

  这样的好处是,一般突围的敌军一定以最精锐的部队开路,而且大都是敢死队式的冲锋。

  迎面拦击,就像一张渔网,如果拦住鱼群头部,往往会被冲破。

  而放过凶猛的鱼群头,拦腰截断,不仅冲出去的少数头部不会回救,身后的突围部队也会乱成一团。

  这时的截杀,就变得异常简单。

  最终的结果是,以最小的牺牲,歼灭更多的敌人,又可兵不血刃拿下城池。

  如此的围城,炮击,追击,拦腰战术,在汉中攻城战中,被李巴演绎得淋漓尽致。

  但这次面对南郑,李巴决定采取另一个策略。

  在与项羽的战役约定中,李巴需要实现全歼汉中地刘邦军的作战任务,所以,好不容易将巴军驱赶至一个城池中,正是予以全歼的大好时机。

  李巴得到龙且的快马急报,他所率领的三万生力军,已经拿下南江,正在赶来南郑的路上。

  因此,就在汉中的巴军逃进南郑城时,李巴立即尾随而至,围住了南郑,不再驱赶他们逃跑。

  就在李巴围住南郑的第二日,龙且率军赶到了。

  有了龙且的支援,李巴统领八万大军,团团将南郑城围定。

  城虽然围住了,但李巴却不急于攻打。

  就像以往的惯例,李巴同样是先礼后兵。

  李巴派出信使,进城劝降。

  南郑城内,周勃、灌婴及郦食其,互相传看了一番李巴的劝降书后,相继陷入了沉默。

  郦食其命将信使引到别馆歇息,才开口道:“二位将军,对于李巴的劝降,有何看法?”

  作为刘邦军中重要的谋士,南郑城的守将,又是刘邦派来督军的智将,面对困难局面,尤其是大家都不知所措时,不自觉地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周勃将他典型的粗脖子一梗道:

  “投降?从没想过,宁可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