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三章夺妻不如夺地可恨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冒顿在夺权时,杀了父亲头曼的美人阏氏。

  但那只是头曼最宠爱的,身为大单于,他的阏氏怎么可能只有一个。

  老单于头曼一死,身后的那些阏氏们,现在都已成了冒顿的阏氏。

  按照草原上固有的习俗,冒顿将父亲的姬妾,全部纳入了自己的后宫,充当了自己的阏氏。

  东胡这次索要的阏氏,不仅是父亲头曼曾经的女人,更是冒顿现在的女人。

  在中原人眼里,如此荒唐的乱伦之举,在蒙古草原部落却没有任何违背伦理的含义,而且千百年来很盛行,称之为接续婚制度。

  接续婚又称“继婚制”。

  在古代茫茫的大草原上,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是极为严酷的。女人们不仅弱小,而且面临的生存坏境更加艰难。

  在大草原上,绝非只有《敕勒歌》中的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情画意,更多的是突然降临的雷鸣闪电、狂风暴雨、严寒乍至、冰雪袭卷、野兽出没、畜群惊奔,以至突发的部族战争。

  草原上的一切,随时处于一种神秘的不可知之中,难以预测、难以抗拒。

  尤其是女人们,做为天生的弱者,在这种环境下的命运,更引起随时准备赴死的男人们的关注。

  在历经种种的天灾和战祸后,他们终于明白了:男人们只是表面强悍,而女人们才是繁衍后代、壮大家族的根本。

  男人们会死,女人们能生。

  男人死就死了,只要有女人在,就会继续将家族延续下去。

  随之,一种适应游牧生活的古老婚俗便渐渐形成,这就是“接续婚制”即“继婚制”。

  在这种制度下,儿子在老子死后,可以继娶生母以外父亲所有的妻子;兄弟在兄长亡后,继娶兄长所有的老婆。

  这在茫茫的草原上,并不是什么“有悖人伦”的事情,倒仿佛是男子汉该主动承担的一种责任。

  这种制度,在蒙古草原上的人看来,起码有三大好处:一是不使家族艰难积攒的马牛羊等财产分散和外流;二是不使家族因此失去血源的凝聚力;三是不使孤儿寡母从此失去亲情的呵护。

  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在婚姻制度方面存在的本质上的巨大差异,绝不能以现代人之心去度古代牧人之意。

  按照蒙古草原上的这种接续婚制度,先王的后妃,除了自己生母外,是可以继承的,表示自己继承了黄金家族的法统。

  东胡首领要求续娶阏氏,之前又要了头曼的千里马,这就意味着东胡的统治者要继承头曼的法统,成为草原之主。

  冒顿手下的匈奴大臣们,再次一致地表示强烈反对,但冒顿却说:

  “怎么可以为了一个女人,就与邻国闹翻呢?”

  于是,冒顿命人把阏氏送给了东胡首领。

  东胡的两次要求,都得到了满足,这让东胡的首领,野心极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