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优待俘虏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大秦锐士们,冲进被炮兵摧毁的韩军营寨,准备竞砍人头时,却看到四千多韩军将卒,齐齐放下武器,抱着头投降。

  看来,这一时辰的炮轰,效果显著。

  从韩军士卒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神经,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当看到手持弯刀冲进来的秦军锐士们,韩军士卒,就像遇见了救星一般,赶紧投降。

  这番情景,却让大秦锐士们,甚是失望。

  头砍不成了,自己的军功也打了折扣。

  但无奈,上面有王令,锐士们只好收缴降卒的武器,将俘虏集中起来,听候处置。

  眼前秦军的温和表现,倒让这些韩军俘虏,心里充满了疑惑和忐忑。

  以嗜杀闻名天下,又有长平坑卒历史的秦军,该不会把这些俘虏集中起来,都坑杀了吧。

  那种土埋脖子,压抑到无法呼吸的时刻,想起来更加恐怖。

  但随着这些俘虏,被集中押回宜阳,一路上,从听闻,到眼见,这些人的心,总算放进了肚子。

  先是押解的士卒告诉他们,奉秦王命,秦军现在优待俘虏。

  俘虏们将信将疑。

  到了宜阳,果然,没被坑杀。而且,先前的韩军俘虏也证实,秦军确实优待了他们。

  怎么个优待法?

  不坑不杀,不打不骂,集中起来听闾官训话,甚至时常还有肉吃。

  愿意留下来的,集中整训,编入秦军战斗序列。

  不愿意继续打仗的,安排到巴中、陇西地区军垦,三年后,可以自由选择,或归乡、或落籍为民。

  后面的俘虏们听了,简直不敢相信,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要知道这样,咱早就投降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王贲在出征前,秦王赢高召集群臣,特别为秦军,颁下一项重要的命令——优待俘虏。

  这项王令之所以特别,是基于实行了一百五十年的,自秦孝公开始的“奖励军功”而言。

  商鞅推行的靠人头确认军功,进行奖励的法令,确实能够激励大秦锐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嗜杀、滥杀的后果。

  甚至常有秦军士卒,为抢夺敌军人头,出现杀戮对方民夫和徒役等弄虚作假的现象。

  尤其是,长平一战,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后,大秦上下,军士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杀了多少敌人,砍了多少人头。

  所以,在战场上,常常有一些敌方士卒,已经投降,却被赶过来的锐士们,争相砍了头。

  也难怪如此。

  如果让一个锐士挟着俘虏战斗,既耽误多砍人头,又不能多折算业绩,被这样的考核标准驱使,无形中,使许多本以放下武器的敌军,大多被冤杀。

  但这不是秦王赢高想要的。

  当此时,冷兵器时代,农耕为主的华夏,士兵多是农民,农民就是生产力。屠灭和杀俘,对于力主华夏一统的赢高来说,无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