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 整军经武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陶郡,传达了咸阳的意见,但明确指出,这只是“备”,并不是要马上出兵,陶郡当前还是以发展生产为主。到时候需要征兵多少,向哪个方向用兵,听候命令。于是张唐在农户中加强了训练,而蔡捐则加大了佣兵的力度。

  叶掾曾在胡阳的率领下,参与了阏与之战。因战功晋爵为公大夫。十年间,叶掾在南阳和南郡多个县任职,但没有再参与战斗,一直是公大夫爵。在被任命为代理南阳尉之前,在南郡的一个县里当县长。

  南阳郡和南郡一样,都是故楚地,但与南郡相对封闭不同,南阳郡虽然也是盆地,却有道路通往韩、魏、楚诸国,是一个交通要道,防御任务十分繁重。而且和所有的交通要道一样,这里的巨贾富商极多,治理颇为不易。不过好在楚国治理此地时,也是把军事放在第一位的,在这里还营建了著名的方城防御体系。秦国占领了楚地后,由于两地文化差距极大,秦王并未在楚地强推秦法,在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楚地的风俗。楚国在南阳的军事体系也就这么保留下来。

  楚国的军事体系是建立在豪门大族基础上的体系,农户是贵族的封户,由贵族在自己的封地上领兵。国家有事,各家自带家兵出征。而各贵族的封地一般也以自然区划为界,以县为限。秦国占领这里后,楚国贵族自然被清除,各县的居民自然成为秦国地编户。但出于习惯势力,乡民自然以县域为界,对本县的忠诚远高于对郡和国家的忠诚。要想把各县的民军分散编伍,几乎不可能。

  叶掾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军事格局:名义上是编户齐民,但事实上各县相对独立,必须以一个独立单位来使用。

  不独如此,秦的南阳郡不限于楚南阳,还包括了韩、魏等国在南阳及其周边的各县,这些县风俗各异,衣食文化不同,治理那些地方又需要另一套不同的策略。在南阳郡设立之初,穰侯就带着一帮大臣,为南阳的治理绞尽脑汁,初步建立了一套不同于关中的法律。叶掾在南阳、南郡多个县任职,这为他处理这些棘手的事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司马靳和蒙骜巡视南郡和南阳郡,目的是打消楚国对两郡的觊觎之心。与赵的作战有长期化的趋势,难免会有人生出异心来,来打南阳和南郡的主意,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楚国。

  楚国经过十年休养生息,人口几乎完全恢复,整军经武已经完全不是秘密。如果楚国用兵,首要的方向自然就是恢复其故地。从楚国进攻南郡,主要以水路为主,是南郡的事。而进攻南阳,方城是必经之路,所以南阳郡的防御重心就是故楚国的方城!

  方城并不只有一座城,而是依山而建的一座类似长城的防御体系。方城范围内,有两个大县,方城的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