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3章 做题_重生之乘风而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3章做题

  夹川选派过来的同学,都是那种品学兼优,认真刻苦,能力有余,资源不足的娃子,一旦让他们拥有和七中孩子同等的学习资源,在短短一个月的游学时间里,基本都能将进校时候的名次,提升一个阶位。

  虽然没有再蹦出如周至这样的妖孽,但是那种奋发精神和提升速度,依旧是能让七中的孩子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的。

  因此即便没有了思维导图的加成,七中的校领导们,对这样的交流方式感到非常满意。

  的确,加几张凳子来几个外校娃,就能给班上打一次鸡血,很难不满意。

  而现在的江舒意和周至属于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可以考核七中的题库去了夹川之后,夹川中学的孩子,在没有七中师资力量的支持下,能够做到什么水平。

  这个问题也非常重要,属于报告里作为帮扶效果,必须要突出的一笔。

  语数外政史地,六门功课,没有临时复习和巩固,一天时间高强度考完,对周至和江舒意来说,同样是巨大的挑战,也是最真实的保底水平。

  七中的老师们也很关心,好几门都是学科主任亲自阅卷。

  考试从易到难,上午考的地理、历史、外语,中午刘副校长精心安排了一顿美食,还安排了两间寝室让他们午休,下午先考政治,之后是数学,最后语文。

  应该说安排得勉强算是合理。

  前几门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分数让七中的阅卷老师都面面相觑。

  除了数学稍微弱一点,周至单科排名第七,江舒意单科排名第十五外,其余各科,两人都未出前三!

  周至的历史,地理,江舒意的政治,英语,都高过或者打平了七中的最好成绩。

  到目前为止,周至的五科总分排名第三,江舒意第七。

  最后一科语文,是夹川中学文科班的“传统”强项,以周至一贯甩第二名近二十分的成绩,一个第一基本提前圈定了。

  主要看江舒意的发挥。

  下午六点半,考试结束。

  语文试卷是诗歌社和文学社辅导老师,语文教研组组长李老亲自批阅,周至的卷面和做题质量,让李老看得直摇头:“吃得透透的,这是把题都给吃得透透的了,现代文阅读第一部分五小题十七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建设简介》和《当代新诗百年探索》中截出来的材料为题,可算是挠着痒痒了吧?”

  “呵呵……”周至就不由得冷笑:“第一题第三个选项: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这样的送分送得太明显了。”

  “其实改为:一是因为东西方诗歌体系传承差异颇大,二是因为对两者之间的比较研究工作做得不深。这样更具迷惑性。”

  “你这个是正确答案还是错误答案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