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4 赵宦官应承无奈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我送来的一道紧急军报,刘备率部到了武关!”

  “明公,这道军报下吏已知,适才来谒见明公的路上,赵宦与下吏员说了。”

  “你已知了?那我就不再细说。……子务,我在等你来的空时,想到了一个对策,不知可行与否,想听听你的看法。”

  李业问道:“敢问明公,是何对策?”

  “我想来想去,现今之策,无非有二。这其一,便是即刻传檄,命令郭汜去攻武关,以争取在荀贼打下鲁阳前,将武关攻克,为我打通往长安去的路!这其二……”

  李业问道:“明公,其二是什么?”

  “这其二……,恐怕就只能从长史之策,我等死守宛县,并立即遣人去邺县……”袁术无力地把左手抬了一抬,不甘愿地说道,“去找袁绍小儿助我!”毕竟危急关头,性命要紧,这不甘没有在袁术的心中停留太久,他旋即目注李业,问道,“子务,你觉得此两策,何策为上?”

  除了这两策以外,其实还有一策,便是东去扬州,只不过此策,显然还不如西入长安,更不可取。

  李业当然是希望袁术能够采取他所说的第一个对策,也就是即刻令郭汜去打武关,但李业到底不是愚蠢透顶,却也知晓,攻克武关、以把南阳到长安的道路重新打通的这个想法,在当下的这个背景条件下,必将会是很难得以实现。荀贞的兵马再有一两天就要到达南阳郡的北界,刘表的兵马也即将抵至南阳郡的南界,这种情势下,郭汜也好、另派他将也好,他们又怎么可能会不顾一切的还遵从袁术的命令,去打武关?想在眼前这个形势下攻克武关,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策既不可取,那就只有死守南阳,求袁绍前来相助此策了。

  李业委实不想用此策。

  这一策是杨弘所献,如果用了此策以后,竟能守住南阳,最终使荀贞、刘表无功而退,那当然很好,可问题是,功劳会是谁的?明显会是杨弘的,和他李业没有半点关系。昨天堂上一半多吏员支持杨弘的场景,李业历历在目,则待到那时,杨弘会不会凭借此功,凭借众多文武吏员的支持,转过头来打击他?那他李业在南阳的日子就将会越来越难过。

  而又退一步说,如果最终没有能守住南阳,可该怎么办?下场只能是更加糟糕。

  只是再是不愿,形势比人强。於今的状况下,李业思来想去,却也只有此策可用。

  李业百转千回,柔肠寸断,无可奈何,只好回答袁术,说道:“明公,下吏以为,攻取武关此策怕是不可用之。今攻武关,仓促之下,必定难克,万一武关未下,而荀贼、刘贼兵马已至,则我军将陷入覆亡之境也,是以下吏愚见,方今之策,唯剩死守南阳,并即遣得力之使往去邺县,请右将军相助可以用之了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