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风卷雷动诛邺赵(五)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掉之后,荀贞要么被赵忠治罪,要么就得立刻逃亡江湖,总而言之,与在场诸人再次相见的时候怕是没有了。

  故此,闻得荀贞这番话出来,不管是平时对荀贞有点非议的,还是平时对荀贞赞不绝口的,在这个时候,俱真心实意地再次向荀贞下拜。人皆有向善之念,便是恶人,遇到忠孝节义的正直君子也会由衷钦佩的,——贼乱以来,不知有多少的义士、孝子因义、因孝而得以遇贼不死,这便是例证,“贼子”尚知敬慕义、孝,况乎在场的都是读过圣人书的儒生、士子?

  刘备带人上前,去打开郡府大门。

  典韦、赵云把荀贞的坐骑牵来。

  荀贞骑的依旧是那匹踏雪乌骓,他在上马前,先轻轻抚了抚坐骑的鬓毛,拍了拍坐骑的脸颊,笑道:“昔我从皇甫公讨黄巾,复击黑山,及击赵、魏贼,皆多赖汝力!今我攻邺赵,亦不能无汝也!”

  讨黄巾、击黑山、击赵魏贼,此皆为战场争锋,似不能与捕灭邺赵相较,而荀贞却将这几条并列,於听者而言之,他们亦无诧异之色,这却是因为:如论战功,捕灭邺赵固称不上,可如论危险性,捕灭邺赵却有过之。

  荀贞翻身上马。

  此时此刻,荀贞的心潮是起伏澎湃的。

  他骑在马上,再一次环顾诸多伏拜在地上的郡吏们,又回顾随在他身后的栾固等人,最后展目向前,看向正被刘备等徐徐打开的郡府门,阳光耀入门内,门外的街上二百甲士牵马肃立。

  在这个门内的时候,荀贞的身上有很多头衔:荀氏子弟、颍阴侯、故赵国中尉、今魏郡太守,但出了这个门之后,荀贞的身上将会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荀贞。

  只要有了“捕灭邺赵”的成就,那么荀贞就不再需要任何头衔,也不再需要任何大名士的褒誉了,从此之后,荀贞将一跃成为帝国士林中的第一流人物之一,他的名字将会震动海内。

  如果说被皇甫嵩看中,跟着皇甫嵩出颍川讨黄巾是荀贞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那么“捕灭邺赵”将会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二个转折,前者让他有了“权”,后者将会带给他“名”。

  就当下之人情、世风来说,后者远比前者重要。

  虽说心潮澎湃,但荀贞却依然能保持镇定,只从表面看来,他从容不迫。

  伏拜在地上的郡吏中有不少抬眼偷看荀贞,他们中有很多人直到多年后还记得荀贞此时的风采,当他们回忆着对晚辈讲起这一天的故事时,形容荀贞风采时用词最多的两个是:英武和晏然。

  太阳刚升到头顶,阳光明媚,荀贞率先驰马奔出府门。

  栾固、程嘉等人亦有马,亦纷纷上马,随之驰出。

  江禽驱骑,紧跟在荀贞的马侧,在荀贞刚驰出府门的同时大声喝道:“上马!”

  立在府门外街上的二百

  请收藏:https://m.bg5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